前往日本旅游的中国游客规模,出现了超预期的增长。

日本经济新闻称,访日游客正在支撑日本经济,其中“中国大陆客贡献最大”,过去一整年,中国人在日本总共花掉了大约812亿元人民币,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

另外根据日本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数据,2024全年日本工共计接待了3687万人次海外游客,刷新历史纪录。其中,中国大陆游客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比2023年增加187.9%。

国内赴日旅游的超预期增长和签证放宽有直接的关系。

2024年春节后,日本旅行单次与多次签证条件从上海领区开始逐步放宽,到了2024年第二季度,日本便重回各大旅行平台的热搜榜首。

华夏时报分析指出,签证政策的调整、航班量的增加以及日元汇率的走低等因素共同作用,促使更多中国游客将日本作为出境游的首选目的地。



其中,东部沿海城市的居民是赴日旅游的主要力量。2024年暑期,上海的赴日航班每周往返522班,平均每天往返75班。据同城旅行网数据,杭州和南京每天也有上百个航班飞往日本(含转机)。

去年以来,东部沿海城市的消费能力有所减弱。2024年前三季度,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3.4%,在全国排名垫底;北京下降1.6%,位列倒数第3。此外,南通、宁波、杭州等城市的社零增速分别为1.3%、1.4%、2%,均低于全国3.3%的平均水平。

然而,从存款数据来看,东部沿海城市消费下滑并非因为居民“囊中羞涩”。据央行最新数据,2024年全国人均存款达到10.7万元,其中北京人均存款高达32.5万元,位居全国第一;上海人均存款为25.3万元,排在第二位;浙江、江苏人均存款分别为16万元和13.8万元,也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消费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居民信心不足,消费行为更加谨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以金融业、地产业、批发零售业为主,近年来房价和金融行业表现低迷,导致一线城市居民收入受到影响。2024年,上海、广东、北京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分别位列全国倒数第一、第二、第三名。

随着预期下行,就近旅游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解压方式。江浙沪等地去日本只要2-3小时,非旺季往返车票只要1000出头,且日本的物价与江浙沪地区相近,不会像其他国家或欧洲那样在日常用品消费上产生高额支出。

这种便利性和性价比,使得部分热爱旅游的江浙沪人更加频繁地前往日本。同时,不少大厂打工人也会选择在周末去日本当一次旅行特种兵,来缓解工作压力。

此外,日本独特的旅游魅力也是吸引江浙沪人反复前往的重要因素。

沿海城市人追求精致生活,注重消费品质。日本的商品种类繁多,从设计精巧的药妆到讲究匠心的家居小物,都精准地满足了他们的喜好。日本发达的商业布局,尤其是东京、大阪的繁华商圈,对部分购物欲旺盛的江浙沪消费者也极具吸引力。



目前,日本政府仍在持续推进其“观光立国”战略,并提出了到2030年实现访日游客人数达到6000万人次、消费额达到15万亿日元的目标。

2024年12月25日,日本外相岩屋毅在北京访问时表示,预计2025年春季将再次放宽对中国公民的签证政策。具体措施包括为“富裕阶层”发放10年多次往返日本的旅游签证,以及将团队旅行签证的停留天数从15天延长至30天。

日本最大的旅行社——日本交通公社预测,2025年访日游客人数或将再创新高,首次突破4000万人次。届时大阪世博会、濑户内海国际艺术节等活动同期举办,日本吸引更多中国游客的到来。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