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吉米妈

来源丨微信公众号“三个妈妈六个娃”

ID:pkumum


姐妹们,我已经回到大北京了。

昨天刚落地,今天就已经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之中了。

打今儿起,小张也要开启疯狂补作业模式。

毕竟,没几天就要开学了。

总体来说,我们这次的英国之旅还算愉快。


上回书说到,我们前半程主要在伦敦遛达,后半程移动到了爱丁堡。

从爱丁堡往湖区走,一路景色很美,很有野趣,虽然冷、但是有蓝天,就很幸运了!

沿途的小镇,如果是夏天那是极美的,石头房、爬满了花。

现在颇有些萧条,没什么人、当然也没有花。


后来我们又从牛津到巨石阵到巴斯,再到温莎,都很美。就是天儿有些冷,我的棉袄加了一件又一件。

现在的确不是游英国的好时节,但胜在人少。

这就是硬币的两面吧。

如果你想繁花盛开,天气又不错,就必须忍受人巨多无比。比如说夏天、旺季时来。


如果你只是想带孩子出来走走转转,人不是很多,比较悠闲的玩耍,孩子又必须能出来,那一定就是寒假。


这也是我这次来英国后,一个很深的感受。

无论是人生还是旅行,如果你总是抱着100%的期待,那难免容易失望。

但如果你保持一种很开放的心态,享受过程中美好的一面,也接受这一路上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细小瑕疵、小意外。

整个人就会轻松很多,也会收获更多的开心和愉悦。

当然,你也可以说,这种从容淡定的心态,是需要岁月和经历沉淀的。

的确如此,我发现40岁的我,重游英国,和20、30岁时的心境完全不一样了。


40岁重游英国

和20年前的感受完全不一样了

因为工作关系,我在20多岁时,来的最多的国家就是英国。

我现在依然记得,我第一次来这里时,难以抑制的那种兴奋劲儿。

作为一个超级爱美的女孩子,我最先关注当然是各种漂亮衣服。

那个时候国内还没有zara这样的快时尚品牌。

我走进zara,看见各式各样的毛衫、裙子、风衣时,真的觉得像老鼠进了米缸!

总是忍不住买了一件,又买一件。


除了各种服装店,我也去逛国家美术馆、大英博物馆。

这里的藏品之多,摆放之精致。

以及那些在教科书里曾经出现过的名人画作……

都让我大为震撼。

但那时候的我,还来不及细细品味,而是更热衷于到各个著名打卡地拍照。

甚至还要在各种大logo前面摆拍。

这可能也是二十年前,大多数人第一次到欧洲国家后的状态吧,看什么都觉得新鲜。

30多岁的时候,我变得成熟了一些,当然也是因为来的次数多了。

所以逐渐对买东西和到处打卡没那么热衷了。

但那时候的汇率还不错,大概是1:15左右,后来又变成1:10。

所以,我会去逛各种奢侈品店,买各种大牌。

如今来到了40多岁,当我带着小张再次踏上这片曾经很熟悉的土地。

依然会觉得开心,但再也找不到当年的那种悸动和新奇。

对买买买的兴趣也淡了,毕竟现在国内什么都能买得到。

所以这次,我没有带着小张去打卡太多的标志性建筑。

我们更多时候,都在逛博物馆、美术馆还有大学。

我们去了自然博物馆、National Gallery,后来还去了牛津。

为了了解得更深入一些,我还专门请了专讲。

讲得特别好,我都听入迷了。


小的时候,我们学各种人文、历史的知识,更多是为了成绩,多少有点被迫的味道。

但是,到了四十岁以后,当你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以后,会重新燃起对人文、历史和艺术的兴趣。

想重新了解一下那些大师画作背后的故事,想看看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还想更深入地了解一下地球是如何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特别是当你看到几千年、几万年甚至上亿年前的文物、展品,以一种被保存得非常好的状态展现在你面前的时候。

会有一种不太真实的穿越之感。


比如,在伦敦自然博物馆,当得知矗立在眼前的巨大的恐龙标本有很大一部的身体结构都是用真实的恐龙化石复原而成时。

还是被小小震撼了一下,仿佛隔着上亿年时空和远古时代的生物对上话了。


而且,英国博物馆在展品的设计、摆放、保护、服务方面,做得非常周到、细致,很容易让人沉浸其中。

所以我这次逛得非常专心,专心到都忘了拍照。

以前常听人说起,人生会经历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个阶段: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个阶段: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其实对应了我们不同的人生状态。

年轻的时候,我们的感受和理解都很表层,看什么就是什么。

当有了一点人生阅历以后,我们开始了解世界的复杂,觉得很多事情都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

当我们经历了更多的人生历练,看透了各种真相后,反而有一种世事后的反璞归真这时候,看山又是山,看水又是水了。


当然,说这些,不是想证明自己已经到了洞明世事的第三阶段。

正相反,对于很多人、很多事儿,我其实还是有很多的困惑和疑问。

但是,相比起二三十岁,我的接受度和包容度,的确也更高了。


人生没有所谓的圆满

更多时候都是享受A面接受B面

说起欧洲游,可能很多人会说,那边的物价高、服务差还不安全。

确实,虽然我上面说了这次旅行中令人开心的部分。

但也必须承认,到欧洲旅游也有很多不便之处。

首先,相比之下,这边的物价的确不便宜。

尤其是靠近伦敦市中心的一些地方,可谓是寸土寸金。

两三千一晚的价格,都未必能住上多好的酒店。

同样的价格,无论是在北京或者在其他一些城市。

可能都能选到条件更好,服务更优的酒店。

说到服务,就必须说说,这次旅行中发生的一档子事儿。

那天,我们从伦敦移动到了爱丁堡。

在酒店办了入住以后才看到,房间的窗户是坏的,关不上。

我和小张研究了一下,发现是有几个螺丝掉了。

但外面又刮风又下雨,不关肯定是不行的。

所以,我给前台打电话, 想问问能不能给修一下。

前台回复我说,他们会派工程师来看看,但是不一定能解决,即便不能解决,也不能给我换房子,因为没有房间了。

这要是在国内,我高低得回他一句,你要不要听听你在说什么?


但是这毕竟是在英国,只能入乡随俗。

十五分钟后,工程师来了,检查了一番后。

这位工程师说,窗户的确坏了,他们有窗户的合同方,但是现在已经下班了,所以他明天才能给合同方打电话,通知他们来修,至于能不能明天来,他不敢保证,但理论上说,他们三天内是会来修的。

我说,我明天就走了。

工程师:I feel really sorry,madam。

我说,就是缺几个螺丝,你给我找几个,我自己都能拧上。

结果,他还是说,不行,必须要和合同方有一个contact,才能修。

我本来想说,不用了,我明天就走了,后来转念一想,还是说,你明天打电话叫人来修吧,毕竟后面还有要入住的客人。

他说,好的,女士,其实我有一个好办法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我眼前一亮,以为他真的有什么奇门歪招。

结果,他说,其实你把窗帘拉上就可以了。

我真想回他,我谢谢你啊,能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但估计他也听不懂,所以,也就不失礼貌地笑笑,让他走了。

以上这种情况,如果换做是国内,基本上分分钟就能解决了。

即使解决不了,也能给你换个房子或者怎么着。

但这毕竟是在英国,这里解决事情的效率低、速度慢,一件小事也能拖好几天。

所以,我前面说,任何事情都有A面和B面。

享受了先进、快捷、方便、效率高的A面;可能就要接受嘈杂、繁忙、快节奏的B面。

享受了宁静、优美、慢节奏的B面;可能就要接受效率低、不便捷的A面。


我们没必要一味地说A面好或者B面不好。

真实的世界往往都是A面和B面共存。

不光是旅行,其实,我们人生中很多事情都如此。

没有所谓的圆满,只有A面和B面。

只是看你选择哪一面,选择了好的一面,就别死盯着不好的另一面。

不然,就是既没体会到A面的好,又被不好的B面气够呛。

那就太不值当了。

所以,古人说得对,人生小满胜万全,何须多虑盈亏事。

2025,也把这句话,送给所有姐妹。

昨天的文章结尾,啾啾妈强势推荐了我安利给她的口腔益生菌

还顺便招募了20个体验官亲自体验(想报名体验的姐妹,可以到今天文末报名)

说起这个口腔益生菌,它是我去年偶然发现的,现在已经完全是我的出行必备了。

就连这次去英国,我也专门带着。

在英国吃青菜比较少,吃肉多,还累,就容易长口腔溃疡。

另外英国最近天气阴冷,我也怕小张感冒,从嗓子起来。

有了它,能保证我们的嗓子和口腔不出问题。

这次去英国我带着小张奔波了这么多天,一直都没生病不舒服,绝对有它的很大功劳。


至于我是如何偶然被种草的,要追溯到去年冬天。

你 们还记得我这个样子吗?


那段时间日子过得difficult,所以上火了,我自己掐的。

当时和一个从国外回来的同学吃饭 ,她看到我这个样子,扔给我半盒这个。

口腔益生菌,一天含一片,两三天吧,你准好。

结果呢,结果就是我被征服了。

我的确两天嗓子不疼了。因为她给我的这个口腔益生菌可以预防和缓解呼吸道感染。

而且更让我觉得amazing的是,我嘴里吃大闸蟹时不小心扎到的口腔溃疡,也好了!

她说是的,给我的这款K12口腔益生菌,对口腔溃疡的缓解效果也是杠杠的。

所以那之后每次出差,包里都必须有它。

嘴里有味的,嗓子不舒服的,牙齿旁边长小包的,口腔溃疡的,谁家人不是隔三差五的有这些问题呀。

所以我觉得绝对值得把它推荐给大家,人手一件!

但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全国范围都在流感,所以它一直处于断货状态,没能给大家开团。

最近和品牌方沟通,拿到了少量的现货,当即决定先让咱们的姐妹们体验体验。

当然,顺利的话,下周应该能给大家开团。大家等我们的好消息。

最后,感兴趣想体验的姐妹,还可以扫码加小助理报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