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大理市坚持以更大决心、更实举措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教育卫生事业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社会保障能力稳步增强,民生福祉有了新的改善。
防返贫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有效落实,消除风险13户43人。积极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争取财政衔接资金3597.26万元、实施产业项目21个,凤仪镇两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成功挂牌出让,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9亿元,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92万元,农民、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11.3%。
统筹推进基础教育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下关二小南教学楼建成投用,大理五中改扩建(二期)启动建设,大理一中新校区等7个基础教育项目通过提级论证。实行“1+2+N”办学模式,中小学校集团化教学覆盖率超83%,公办高中学校办学水平均达一级以上,高考一本率、上线率分别达50.34%、83.25%。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可及,滇西医疗中心(一期)建成投用,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达标率100%,银桥、凤仪卫生院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推荐标准,爱卫、防艾、血防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着力稳就业,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017人、农村转移就业16.57万人,大理·城市幸福驿站获评首批省级就业“幸福里”社区,“大理民宿客栈管家”被认定为省级劳务品牌。“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健全完善,“苍洱阳光幸福工程”三年行动有力推进,打造“幸福小院”152个、“幸福食堂”17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正式成立,建成9个标准化儿童之家,云南省幸福一家亲向日葵亲子小屋公益项目落户大理,养老托育服务逐步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两保”覆盖面有效扩大,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有效保障。人大“三问一评”、政协“协商在基层”得到群众好评。
记者:郭鹏昌 马驿
编辑:陈丝华
值周: 张辉 胡亚玲
主编:李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