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文明创城不放松
全力以赴启新程
一年之计在于春,做好新年开局工作非常关键和重要。春节假期结束后,昌平区各镇街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主题活动,为新一年的创城工作开好头、起好步,助力我区文明城区创建跑出加速度,取得新成绩。
见“圾”行事
城北街道组织开展“环保小卫士”青少年志愿活动,通过孩子的带动作用,形成家庭、社区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社区文明创建工作的落地生根。
志愿活动中,一个个“环保小卫士”敬业上岗,分组清理社区宣传栏灰尘污渍、替换过时海报,让“文明之窗”重放光彩。
垃圾桶站值守过程中,“环保小卫士”手持清洁工具,仔细清扫桶站周边环境卫生,让垃圾投放区域始终保持整洁有序。面对居民们在垃圾分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与困惑,他们更是主动上前,协助居民进行准确的分类投放,以实际行动展现青少年责任担当,为家园建设注入“青春力量”。
“圾”智挑战
节后首日,一场精彩纷呈的“圾”智挑战在城南街道火热进行。城南街道郝庄家园西区社区通过有奖问答的互动形式,调动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
通过问答互动,工作人员了解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掌握情况,现场纠正了错误的回答,并耐心讲解了相关分类知识。
“平时一些垃圾我容易混淆分错,今天通过活动我知道了每种垃圾应该投放到哪个垃圾桶里,真是太有用了!”不少居民表示,今后会更加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垃圾分类,为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开启环境美颜模式
新年新气象,“观”里人按下环境美颜键,以干净整洁的辖区环境拉开新一年工作序幕。
回龙观街道瑞旗家园社区、龙乡社区、东村家园社区组织“两委”干部、物业人员、青少年志愿者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活动,进一步推进社区环境卫生整治常态长效,提升社区整体“颜值”。
活动中,大家身着红马甲,手持清洁工具,深入社区各个角落,清扫垃圾、杂物,整治乱贴乱画,清理绿化带中的落叶和废弃物。同时,志愿者向路过的居民开展文明宣传,引导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美丽的社区。
“阅”见文明
沙河镇积极推进全民阅读,以书香涵养精神文明,组织辖区青少年志愿者积极参与到“书香社区”的建设中。
志愿者们将社区图书馆的书籍仔细分类、整齐摆放,使居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找到自己需要的书籍。阅读环境显著改善进一步激发了居民的阅读兴趣,提升了社区的文化氛围。
书籍整理完毕后,志愿者们也加入阅读队伍,分别挑选了心仪的书籍进行阅读,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看到有趣的片段时,与周围人小声交流,互相探讨。活动的最后,大家意犹未尽,分享着自己的阅读心得:“读书能丰富自己,提高自己,陶冶情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
移风易俗
文明似风,润物无声,小汤山镇各村(社区)积极开展“整治殡葬领域乱象 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宣传活动,进一步破除陈规陋习,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尚。
活动中,志愿者们深入宣传普及殡葬管理相关政策法规、科学知识和文明理念,通过开展座谈会、向居民发放倡议书的方式,积极倡导文明节俭治丧、绿色低碳祭扫的殡葬新风尚,倡导大家采用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推动移风易俗观念深入人心。
此次活动获得了居民群众的广泛好评,不少居民表示愿意从自身做起,积极响应移风易俗号召。
遇“荐”好书
阅读促文明,书香助创城。百善镇组织各村(社区)开展“书香迎新年”系列阅读活动,通过趣味亲子阅读、阅读分享会、名著阅读等多种形式,激发村(居)民阅读兴趣,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其中,善缘家园社区和上东廓村精彩的阅读分享会活动吸引了众多群众参与。阅读爱好者们踊跃上台为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并分享了书中的精彩片段和自己的阅读感悟。
从文学名著的深刻内涵,到科普读物的知识广博,再到历史书籍的厚重底蕴,大家互相交流,讲述自己的阅读生活,学习优秀的阅读方式,以书交友,使读书成为一种乐趣、一种习惯,共同推进了书香社区的建设。
文明养犬
如今,文明养犬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但文明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日之功,如何规范养犬行为,切实提升居民文明养犬意识,已经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延寿镇以不断档、不打折、不松懈的态度持续推进文明养犬工作,通过开展宣讲活动让文明养犬成为创城新风景。
活动中,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首先向大家详细科普了文明养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普及了《动物防疫法》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并结合事实案例讲解了不文明养犬行为带来的危害以及可能引发的法律责任。
随后,志愿者呼吁大家按照相关要求为宠物注射疫苗并办理“犬证”,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宠物佩戴好牵引绳、及时清理宠物粪便等。参与活动的群众专注聆听讲解,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养犬理念,为创建文明、整洁的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的一年,昌平区将坚持创城为民、创城惠民,持续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创建主题活动,着力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举城区之合力、合万众之心,助文明城区创建以坚实的“昌平步伐”,让文明“长跑”不停步。
文/本报记者 朱美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