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虹桥火车站,当异乡旅客面对纷繁的指示标志茫然四顾时,志愿者的声音便成了“导航语音”;当白发老人拖着沉重的行李蹒跚而行时,志愿者的手掌又化作“传送带”……

今年春运期间,闵行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联合区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发动63家区级机关、4个街镇1500名志愿者(含预备队人员),于1月25日至2月8日增援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保障工作,开展“春申先锋·党员在行动”机关党员干部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让旅客感受到上海城市的温度、闵行服务的精细度。


2月2日起,返程客流高峰到来,零点后到达虹桥火车站的旅客数量,约每小时1万人次以上。对此,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志愿者临时党委及时调整志愿者服务时段,于2月3日、4日增派志愿者坚守岗位至次日凌晨3:30。


凌晨时分,随着地铁结束运营,火车站内的出租车上客点排起了长队。志愿者们或是引导旅客有序排队,或是引导旅客前往P6、P7、P9、P10停车场打网约车,或是引导旅客乘坐免费短驳车至市域铁出租车上客点打车,减少候车时间。来自区征收中心的志愿者徐少卿回忆说,零点后的那几个小时,感觉过得很快,没顾得上喝一口水。回家路上才发觉,自己嗓子已经哑了。

还有的旅客选择在火车站内过夜,等待地铁首班车,于是在地铁进站口,就有人席地而坐。现场志愿者看到这种情况,就会告知旅客“火车站内设有临时安置点”,安置点有座椅,在那里休息更舒适、更安全。“有句话叫转角遇到爱,也许旅客拐个弯,就会看到安置点,但当时他是不知道的。所以我们把这个信息告诉旅客后,旅客们都表示非常感激。”一位志愿者说。


春运期间,闵行区在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设置了6个志愿服务点,为旅客提供信息咨询、乘车引导等志愿服务,志愿者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长超过15个小时。来自闵行区国资系统的192名志愿者,承担了两天的志愿服务工作,充分展现新时代国有企业的责任和担当;七宝镇、虹桥镇、华漕镇、新虹街道四个街镇,分别组建了一支由社工、机关工作人员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在春运高峰期间守护旅客们的出行路,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奉献与关爱。

除夕夜是万家团圆的温馨时刻,而1月28日除夕那天,闵行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118名志愿者来到虹桥火车站,从9点坚守至24点,为步履匆匆的旅客提供帮助;闵行区教育系统的128名教师,寒假期间投身虹桥枢纽志愿服务,闵行区卫生健康系统的128名志愿者,脱下“白大褂”,换上“蓝马甲”,他们都充分发扬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地为出行旅客提供了贴心的服务。


为了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闵行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联合区委社会工作部组织集中培训、编制服务手册,帮助志愿者快速熟悉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环境,掌握轨道交通、客运公交、网约车上客点等“速通攻略”,做到“一册在手,志愿服务得心应手”。同时,建立志愿服务微信联络群,及时沟通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在虹桥枢纽现场,许多志愿者会把旅客咨询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让自己的“答题库”越来越丰富;还有一些志愿者提前准备好人工智能工具、翻译软件、导航地图、打车软件、12306小程序等,让服务效率进一步提升。通过“同题共答、经验共享”,即使是初次参与的志愿者,也迅速从“枢纽小白”变成了“枢纽小百科”。

有志愿者在工作手记中写道:近年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指引服务、引导功能不断提升,但是,路牌不会说话,只能完成单向信息的输出。而有了熟悉路况的志愿者在现场,旅客们就可以随时咨询交流。“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想找人问一问‘这样走对不对’,得到肯定答复后,就能放心地往前走了。而这,就是志愿者的重要价值所在!”


记者:范仲毅

供稿:区区级机关工作党委

初审:岳顺顺

复审:何婷婷

终审:刘垦博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