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1年,年仅20岁的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踏上了“小猎犬”号(HMS Beagle),开启了一段通往世界尽头的壮丽旅程。他在巴塔哥尼亚的荒野中留下了探索的足迹;在阿根廷的广袤草原上,艰难地为马匹套上缰绳;在南美洲的尘土中,挖掘出远古巨兽的遗骸;在澳大利亚的初次邂逅中,面对袋鼠的奇异姿态,他心中涌动着对自然奥秘的无限敬畏。
达尔文
在这段旅程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发现。达尔文注意到,每个岛屿上的雀鸟虽相似却各具特色,这一观察引发了他对生物演化理论的革命性思考。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沉淀与探索,这一思考最终孕育出了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达尔文的「演化树」手稿
每年的2月12日被定为“达尔文日”,以纪念这位伟大的自然学家于1809年的诞生。这一天不仅是对达尔文个人的致敬,更是对科学精神、理性思考与批判性思维的颂扬。达尔文的研究不仅为现代生物学奠定了基石,其影响更是横跨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我们或许都怀揣着与达尔文相似的好奇心,对生物的多样性、演化的奥秘以及生命从简至繁的演变过程充满了疑问。在亿万年的生命长河中,人类又是如何镌刻下自己独特的印记?
在达尔文日的前夕,我们向大家荐六本书籍,愿它们能点燃心中的思考之火,引领大家在科学的探索之路上继续前行。
意识的河流
作者:[英] 奥利弗·萨克斯
译者:陈晓菲
后浪科学,2023.7
《意识的河流》是奥利弗·萨克斯(Oliver Sacks)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著作,书中他以跨学科的广阔视野,深入探讨了意识、时间与生命的本质。达尔文作为萨克斯的精神导师之一,其思想与研究方法在书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尤其是在观察与理论的辩证关系以及生命哲学等方面,两者形成了紧密的关联。
萨克斯在《意识的河流》中,将达尔文的科学遗产进一步延伸,转化为一场关于人类意识的深刻探索。他以达尔文式的敏锐观察力剖析神经学案例,同时从宏观与微观的双重角度解读意识之谜。最终,在科学与人文的交汇处,萨克斯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生命如何通过感知与思考成为自身”的壮丽画卷。
电影《永恒和一日》剧照
达尔文的世界没有神性的蓝图,却因无数微小变化的累积而充满意义。这是达尔文的演化论思想,也是萨克斯对生命复杂性与意义的深刻理解。通过这本书,萨克斯带领读者重新审视意识与生命的本质,启发我们在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中寻找更深层的答案。
生命的运作方式
作者:[美] 马伦·霍格兰 & 伯特·窦德生
译者:洋洲 & 玉茗
后浪科学,2018.12
「从演化的角度来看,生命是一条信息的长河。它发源后分出的无数支流以无穷的组合方式形成众多湖泊。它从上一代流至下一代,对沿途流经的生物体进行改造和分类。个体的成功与否决定着它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的命运。信息被分类、筛选,只有最有价值的才被保存下来,继续向下游奔腾而去。这股洪流就是演化。」
《生命的运作方式》是一部通过生物学视角揭示生命奥秘的著作,书中结合了现代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丰富的图解和充满想象力的叙述,带领读者从微观到宏观逐级探索生命的运作机制。从原子到分子,从细胞到个体,再到群体与生态系统,本书以结构化的层级递进方式,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生命的运作原理以及不同生物的本质。
这本书不仅展现了生命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更揭示了自然世界的同一性——无论是微小的细菌还是庞大的哺乳动物,它们都遵循着相同的生物学规律。通过《生命的运作方式》,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生命的演化与运作并非孤立的现象,而是一个由无数微小部分共同构成的宏大系统。
书中对生命信息的传递、筛选与保存的生动描述,呼应了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到,生命的洪流如何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奔腾,塑造出今天我们所见的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这本书不仅是对生命科学的致敬,更是一场关于生命本质的深刻探索。
复杂生命的起源
作者:[英] 尼克·莱恩
译者:严曦
后浪科学,2020.11
《复杂生命的起源》是一本深入探讨生命起源的著作,聚焦于从生物能量角度,带我们新探简单细菌一跃变成复杂真核细胞的内共生事件。
达尔文的演化论为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框架,但复杂生命究竟如何诞生,依然是科学上未解的重大问题。《复杂生命的起源》试图解答这个问题,提出了有关生命起源的生物化学机制,并讨论了生命如何通过一次「偶然事件」,逐步演化成今日的复杂生命形式。
一群生活在蓝细菌体内的细菌
《复杂生命的起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深入的视角,不仅延续了达尔文对生命演化的探索,也触及了生命起源的根本问题——能量的约束而必经一种演化历程,许多最重要也最基础的生命特征,也可以通过基本的生物化学规律进行推断。
正如俄裔演化学家狄奥多西·杜布赞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的名言:“离开演化,生物学的一切都将毫无意义。”
创造自然
作者:[德] 安德烈娅·武尔夫
译者:边和
后浪科学,2018.4
《创造自然》是亚历山大·冯·洪堡(Alexander von Humboldt)的传记,讲述他如何彻底改变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认知。洪堡通过其广泛的探索和观察,强调了自然界的相互联系与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尽管他并未直接提出演化论,但他的思想深刻影响了达尔文,尤其是在自然界的有序性、物种间的相互依赖以及自然环境对生命形态的塑造等方面。
洪堡的「自然之图」
洪堡的研究揭示了自然界并非由孤立的个体组成,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他展示了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这一观点成为他科学探索的核心主题之一。洪堡的自然观不仅启发了后来的科学家重新审视自然与生命的关系,也为达尔文的演化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洪堡曾写下长达七卷的《旅行故事》——这部游记记述了洪堡在拉丁美洲的探险。在达尔文最初的「小猎犬」号冒险中,他说:「出于对这部著名游记的仰慕之情(甚至能背诵其中的部分内容),我决定去游历那些遥远的国度,并最终志愿登上女王陛下的‘小猎犬’号,成为随行的博物学家。」
达尔文通过演化论,进一步阐明了生命如何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演化,为洪堡的整体自然观提供了理论框架。两者的思想相辅相成:洪堡的自然观为达尔文提供了观察自然的全新视角,而达尔文的演化论则深化了我们对自然界动态变化的理解。这种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不仅推动了科学的进步,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界的复杂性与生命的奇妙联系。
章鱼的心灵
作者:[澳] 彼得·戈弗雷-史密斯
译者:黄颖
后浪科学,2021.3
《章鱼的心灵》是一本探索动物意识与心智的书,作者彼得·戈弗雷-史密斯(Peter Godfrey-Smith)通过深入的哲学和科学视角,探讨了头足纲动物(如章鱼)的心智。
这只章鱼制造出了非常接近它身后海藻的颜色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生物的行为和思维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生物的演化而改变,《章鱼的心灵》则进一步探讨了这种行为和心智的演化过程。霍普金斯通过对章鱼等动物的研究,展示了它们的高级智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使我们重新思考心智的演化路径,以及这种复杂性如何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相吻合。
本书不仅在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了意识的起源与发展,也让我们认识到生命的奇妙,在于庞大的演化进程中无数次分裂而出的可能,这启发我们以更开放的心态去探索自然与意识的无限可能。
蚂蚁的故事
作者:[德] 博尔特·霍尔多布勒 & [美] 爱德华·威尔逊
译者:毛盛贤
后浪科学,2019.8
《蚂蚁的故事》是由博尔特·霍尔多布勒(Bert Hölldobler)和爱德华·O. 威尔逊(Edward O. Wilson)合著的一部作品,深入探讨了蚂蚁社会的复杂性以及它们如何通过集体行为、合作和社会结构构建起一个高度组织化且功能完善的生态系统。
热带美洲行军蚁布氏游蚁的工蚁连接在一起,用自己身体形成庇护所
达尔文曾在《物种起源》中提到一种协同演化与互利共生的关系,「蚜虫自愿地将其所分泌的甜液奉送给蚂蚁」,这种关系在蚂蚁社会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蚂蚁的故事》通过对蚂蚁社会的详细观察,揭示了个体与群体之间如何通过复杂的互动与合作,共同适应环境并塑造出高度协调的社会性行为。 这些现象不仅让我们对蚂蚁的行为有了新的认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然选择的普适性。
策划&编辑丨后浪科学
合作请联系微信号:Myx20000721
-Fin-
更多资讯请点击
@后浪科学
@后浪科学
@后浪大学堂
@后浪图书
@后浪书讯
@后浪
@后浪图书旗舰店
天猫/淘宝搜索进店
@后浪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