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问近年来什么在文娱领域风头正劲,微短剧绝对榜上有名。
单集时长从几十秒到15分钟不等的微短剧,凭借节奏快、爽点多等特点,契合了观众在等车、排队等碎片时间段“刷一刷”的休闲需求,迅速“蹿红”于老、中、青各个年龄层,令人越看越“上头”。
然而,微短剧在火爆的同时,也面临着内容同质化严重、盗版侵权现象频发等“成长的烦恼”。
陕西微短剧产业蓬勃发展。据业内估算,西安目前拥有超过200家微短剧创作公司,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60%,可谓是“微短剧之都”。鉴于此,为了促进微短剧可持续发展,我们要寻求突破之道,跳出这些“成长的烦恼”。
粗制滥造的标签要摆脱。过去,微短剧屡屡上演“霸总”“复仇”“赘婿”等套路化剧情,这类情节的泛滥犹如“劝退剂”,令观众逐渐失去兴趣。如今,随着用户规模的急剧增长,微短剧创作迎来拓展题材、创新表达的新机遇。例如,微短剧《南辕北辙的我们》与《鉴心》荣获陕西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些佳作深深触动观众心弦,收获了良好口碑。从亲情题材到乡村振兴再到凡人善举,新时代有无数值得诉说的故事,正等待着微短剧行业去深入挖掘与呈现。
行业成长需要规范和引导。文艺作品只要质量过硬,无论篇幅长短,都有助于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为保障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已采取行动,对微短剧规范发展提出要求。此外,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创设微短剧单元,启动了以微短剧为载体的“青连丝路——丝绸之路国际青年影像交流计划”,旨在进一步增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青年群体的交流互动,讲好中国故事、丝路故事,推动微短剧向精品化方向发展。
不管人们如何评价,微短剧俨然已是百姓喜爱的新文艺形式、展示中国形象的新窗口。微短剧如何“长”发展,离不开潜心耕耘、久久为功。(作者:南楠)
往期荐读
责 编 | 吉 洁 编 辑 | 马义超 来 源:根据网信陕西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