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1月10日,沈阳大帅府传来几声枪响,声名赫赫的杨宇霆张学良枪杀,张学良晚年回忆起来这些事,他说:“原本我这个人并不迷信,但杀杨宇霆时我却不得不信了!”

杨宇霆是张作霖最器重和最信任的人之一,很多机要文件都会交给杨宇霆处理,理由很简单,就是杨宇霆功劳大,能力强。



杨宇霆年少时就很有才,据说16岁就考中秀才。清政府废除科举兴办新式学堂后,他顺利考入奉天省立中学堂,之后前往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深造。学成归来的杨宇霆,凭借卓越的才能被张作霖看重,成为其身边的得力助手,在奉系军队中逐渐崭露头角。

在当时极具影响力的“秦皇岛劫械案”中,杨宇霆充分展现出过人的胆识与谋略。直系冯国璋向日本借款购置了大批武器,由日本人运往秦皇岛。

杨宇霆提前获悉消息,巧妙伪造文件,成功与日本人完成武器交接。这批武器落入张作霖军中后,极大地增强了奉系军的实力,奉系在军阀中的地位也迅速提升。杨宇霆因这一功绩,在东北军中成为举足轻重的人物,深受张作霖的信任。



1928年6月,张作霖被日本人暗杀,张学良继任东北军总司令。杨宇霆因早年跟随张作霖,资历深厚,一直将年少的张学良当作孩子看待,不仅从未称呼张学良为司令,还在诸多事务上对张学良多有干涉,这让张学良内心极为不满。

张学良鉴于父亲的遭遇,深知日本人的野心,决心抗日,并打算投靠国民党,在蒋介石的领导下共同对抗日本。但杨宇霆却认为东北军是他与张作霖一手打拼而来,主张保持独立。两人意见不合,矛盾逐渐加深。

真正激化矛盾的是杨父寿辰一事。杨宇霆为父亲大摆宴席,张学良携带寿礼前往祝寿。当警卫员通报“总司令到”时,众人反应冷淡;而一声“杨督办到”,却让在场的宾客纷纷起立迎接。原来,这些宾客大多是杨宇霆的老部下,对张学良缺乏尊重。

张学良怒火中烧,回到家中便大发雷霆,甚至向妻子于凤至表示要杀掉杨宇霆。



于凤至急忙劝解,张学良于是拿出一枚银元,决定以抛银元的方式决定杨宇霆的生死。结果连抛三次,银元都是同一面朝上,张学良认为这是上天的旨意,最终以“阻挠国家统一”的罪名,派人将杨宇霆当场枪决。

对于抛银元决定杨宇霆生死这件事,属实巧合,三面都朝上的概率真的很小很小了,所以张学良才在晚年表示,在杀杨宇霆这件事上,他迷信了。认为这是上天让他杀。



东北沦陷后,张学良来到西安,1936年西安事变后,以送蒋介石回南京表示忠心,结果被蒋介石软禁长达几十年。

后来去美国居住,生前多次表示想回来大陆,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张学良最终没能回到大陆。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病逝,享年101岁。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