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3月的一天,天还没亮,中南海菊香书屋却已是灯火通明。毛主席坐在书桌前认真地查看文件、电报等,就在这个时候,他大怒:“真是岂有此理!”卫士连忙进来询问:“主席,您这是怎么了?”



毛主席说:陈明仁将军竟然要辞职,想辞职可没那么容易,要答应我三个条件。”众所周知,陈明仁是起义将领,且在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那么他为何要辞职呢?毛主席所说的三个条件又是什么呢?

陈明仁顶撞蒋介石被撤职

陈明仁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21岁那年他来到程潜举办的讲武学堂学习。1924年,讲武学堂合并于黄埔军校,由蒋介石负责。当时并入黄埔军校的陆军讲武学校共有146名学生,蒋介石非常喜欢陈明仁,还特意叮嘱教官刘尧宸等人,要好好栽培他。



刘尧宸除了是黄埔军校的教官外,还是我党党员。在接触陈明仁后,发现他不仅性格单纯,还有一颗爱国心,于是便将陈明仁的情况汇报给周恩来。周恩来听后点点头,说:

“这种有胆识有才干的青年,一旦培养好,将来就能成为为国为民的好将军。这样吧,你安排一下,我亲自见见他。”

不久后,陈明仁便在刘尧宸的带领下见到了周恩来。他早就听说过周恩来的大名,没想到如今不仅能和周恩来见面,还能和对方交谈,这令陈明仁十分激动。谈话过程中,陈明仁从周恩来这里学到更多先进的知识,也令心中困惑许久的问题有了答案



1925年从黄埔军校毕业后,陈明仁从排长升为军长、兵团司令等。但令人意外的是,尽管他也立下不少战功,但仕途却没有胡宗南等人那么顺利。起初陈明仁以为是自己不够努力,后来才知道是他得罪了蒋介石。

有一年,蒋介石路过陈明仁的部队,刚想召集全体官兵训话,没想到却看见一群穿着破旧军装的士兵。蒋介石最好面子,自然无法容忍这种情况,当即怒斥陈明仁:“你看看你带的都是什么兵?连最基本的军容都无法保证,这不是有损军威吗?”



陈明仁性格直来直去,也不管当前是什么场合,直接顶撞道:“部队都穷成什么样了,我们只能保证温饱,这些外在的也没有办法。”蒋介石没想到陈明仁竟然敢顶撞自己,还是在这么多人面前,被气的脸色发青。不久后,陈明仁被调到71军当副军长,表面是从师长升为军长,实则是有职无权。

直到1942年陈明仁率部攻下日军固守的回龙山,赢得美军官员的赞扬,蒋介石才给他一个笑脸。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将争夺的重点放在东北,陈明仁再次被启用。



1946年初,陈明仁率领71军前往东北作战,而他来东北的第一战便是四平争夺战。在这次战斗中,国共双方都不肯退让,因此打得十分惨烈,敌我双方都损失不少兵力。据守四平40多天后,我军撤退了。

得知这一消息,蒋介石高兴极了,当即任命陈明仁为兵团司令,还授予他一枚青天白日勋章。谁曾想陈诚因为嫉妒陈明仁而污蔑他,蒋介石不仅不调查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反而听信陈诚谗言,撤了陈明仁的职。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陈明仁的内心开始动摇,开始思考自己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发布和平起义通电

辽沈战役开始前,陈明仁被调到武汉,担任华中“剿总”副司令。1949年2月,蒋介石派陈明仁去长沙兼任警备司令,并命令他像死守四平那样死守长沙。6月上旬,担任湖南省主席的程潜已经通过地下党的同志,将起义《备忘录》转呈给毛主席。

然而就在程潜准备起义的时候,蒋介石却剥夺了他的兵权,还给白崇禧发去密电:“如果程潜执迷不悟的话,那就让陈明仁杀了他!”一时间,程潜空有名号,手中无权,湖南能否和平起义关键在于掌握兵权的陈明仁。



得知这一消息后,毛主席愁容满面,当即将周恩来叫来,和他商量该怎么办。周恩来思索片刻后说:“我觉得可以让李明灏去,他不仅是我们的挚友,还是陈明仁的老师,私交很好。相信由他出面,必定会事半功倍。”毛主席听后点点头,说:“好,那就让他去吧。”

7月初的一天晚上,李明灏悄悄来到长沙会见陈明仁。一番交谈后,陈明仁当即表示:“请老师放心,我一定紧跟程潜,高举起义大旗,让湖南和平解放。”话虽如此,但陈明仁表面还是不动声色。



由于担心在长沙会被我军围歼,白崇禧决定率残兵前往衡阳退守。谁曾想他前脚刚走,程潜后脚就回到长沙和陈明仁会合。蒋介石知道这件事后大惊失色,当即派黄杰和邓文仪带着大量现金以及自己的亲笔信去长沙。

蒋介石在信中是这样写的:

“务必死守长沙,就算是全军覆没也要死守。守不住的话就向湘西撤退,撤退前一定要将关押在监狱的和平人士全部处决!包括程潜!”

看到蒋介石的亲笔信,陈明仁冷笑一声,但为了避免打草惊蛇,他当即对黄杰和邓文仪说:“请你们回去转告校长,就说我一定死守长沙!”



然而黄杰和邓文仪刚离开长沙没多久,程潜和陈明仁就于1949年8月5日发表和平起义的通电,正式宣布起义。当时距离新中国成立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程潜和陈明仁在这个时候宣布起义,无疑是给新中国的成立献上一份厚礼。

陈明仁辞职,毛主席大怒:必须答应三个条件

8月14日,起义部队集中到浏阳进行改编,所有补给都由我军后勤部负责。陈明仁率部起义的士兵大多数不是他原本的部队,所以起义后出现不少叛逃的情况。他心里格外忧愁,每天愁眉不展。得知这件事后,毛主席主动安慰:“就算最后只有你一人起义,那也是成功之举!”



1950年11月,陈明仁被任命为解放军第21兵团司令员。在兵团成立大会当天,他上台演讲:“从今天开始,我兵团正式踏上光明的道路,开始了属于自己的新生!”

当时朝鲜战争爆发,陈明仁当即请示赴朝参战,但却被拒绝了,原来是毛主席有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他。那个时候广西刚刚迎来解放,但还有很多需要恢复和改善的地方,最严重的便是广西的土匪。



1950年年底,毛主席亲自指示陈明仁率领第21兵团,前往广西完成剿匪任务。最终在陈明仁的精心安排和指挥下,第21兵团的战士们经过5个月的战斗,终于将广西的匪患问题解决,受到毛主席等领导人的夸赞

1955年9月,在我军首次授衔仪式上,陈明仁被授予上将军衔。当时共有57位将军被授予上将,其中包括3名起义将领,陈明仁便是其中之一。

随着时间的慢慢流逝,陈明仁的身体也越来越差,有时候连起床都十分困难。他不想耽误工作,于是便向中央提交了辞职申请,希望能回长沙安度晚年。当毛主席收到陈明仁的辞职申请后却有些生气,甚至拍案而起:“想走可以,但没那么容易,必须要答应三个条件!”



相信大家看到这里一定非常疑惑,毛主席为何会提出三个条件呢?原来陈明仁在信中除了说自己要辞职外,还说希望中央能将自己的行政五级待遇收回,做一个普通群众

陈明仁将军对国家是有功劳的,毛主席自然不会答应,这才那么生气。沉思片刻后,毛主席批示:

“第一、让负责长沙的同志找一处安静的房子,供陈明仁将军休养,必须配备警卫员、司机、厨师等;
第二、中央下发的文件需要第一时间送到陈明仁的住处,重要会议也要邀请他参加,虽然他离职休养,但有些重要的事情他还是需要知道的;
第三、保留他的行政五级待遇。”



当收到毛主席的批示后,陈明仁感动得热泪盈眶,喃喃道:“没想到毛主席如此贴心……我真是无以为报……”

1972年,陈明仁不幸患上了癌症,尽管第一时间被送去医院治疗,但情况不是很好。1974年5月21日,陈明仁因病去世,享年71岁。临终前,他叮嘱妻子:“一定要跟着党走,我留下的金银全都交给国家……”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
400x320-v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