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比亚迪用9.98万的DM-i冠军版,把主流A级车的价格降了2万多,做到了油电同价;2024年,7.98万的荣耀版搞定了电比油低;2025年,增加摄像头和雷达传感器,后缀变成了智驾版,把高速NOA的价格门槛从10万出头降到了不到7万。总结发布会里的核心技术,至少能捋出来4条关键信息,1、全系增配,价格不变;2、天神之眼分ABC三个等级,硬件分别用双Orin X+三激光雷达、单Orin X+最多2颗激光雷达和单Orin N+三目摄像头;3、20万以内标配天神之眼C,天神之眼B覆盖腾势参数图片)和比亚迪部分车款在20万以上车型,天神之眼A主要给仰望;4、天神之眼C作为智驾版销量主力,且后期会OTA城区记忆领航。这波技术发布后,我们也产生了2个思考,一个是比亚迪的纯视觉路线,用到了什么技术?另一个是,既然高速NOA成了标配,不到10万也有智驾能力,那在竞争最激烈的B级插混市场,秦L的智驾效果大概如何?



除了高速也能进城,算力不是问题

之所以把秦L智驾版从21款新上市车型中单独拎出来聊,核心原因至少有两个,一方面是秦L是五代DM技术的首搭车型,比秦PLUS在尺寸和定位上高一个级别,重要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则是9.98万的价格,正好卡在10万元以内,以往主流高阶智驾的整车售价,最低也在10.38万元(宝骏悦也plus),所以,要聊10万内的智驾技术,确实绕不开2025款的秦L智驾版。



前面提到,天神之眼C不会配激光雷达,而是通过三目摄像头落地纯视觉路线,所以在感知层面的硬件配置上,秦L智驾版增加了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和12颗高清摄像头,芯片用到了算力84TOPS的英伟达Orin N,这里延展一句,之所以没用早期曝光的地平线J6M,核心原因还在于两款芯片在架构和软件生态的差异性上,简单理解,Orin基于CUDA架构,J6M基于BPU架构,尽管后者更偏向于处理像CNN积卷神经网络的特定类型,但前者支持更广泛的算子类型,也就是通用性更强,适合后期全栈自研思路,所以BPU架构下的芯片需要重新对算子额外做定制型开发,一来会影响开发效率,不支持短期追赶迭代,二来生态多样性受限,不适合后期璇玑架构的跨域理念。



再来聊分布式传感器硬件,从车企的角度来说,目前国内售价最低的纯视觉技术,是小鹏MONA M03的MAX版本,售价15.58万元,而在感知部分,其使用的是Lofic架构的双目摄像头方案,原理很好理解,就是在每个光电二极管旁放置一个高密度电容,强光时吸收多余的光电子,弱光时捕捉暗细节,目的就是优化成像效果,比亚迪没用类似小米的可变焦BEV技术或Lofic,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稠密点云能力上。



为了尽可能增加场景感知细节,丰富语义认知,第一步就是增加摄像头数量,同时提高像素能力,从不同角度捕捉信息交给多视图立体视觉MVS生成更稠密的点云,再利用生成对抗网络GAN或自编码器填补点云的缺失部分,这里面肯定还包括去噪、增强对比度或多帧融合的数据预处理,最后的效果便是提高了10倍,点云数量基本和中低线束激光雷达类似,探测精度缩小到1cm,最远350米,对毫米波雷达的探测水平角精度和垂向能力调整后,不到100TOPS的车端算力,处理基础信号数据基本没有太大难度。



9.98万的秦L,也在智驾头部梯队?

核心还得看算法架构。大体构型,还是以Transform为主干网络的BEV+Occupancy感知框架,看着有些复杂,但其实这就是特斯拉早期公布的的技术方案,优点是可以通过感知硬件降低成本,难点则在于需要更强的算力以及更多数据样本和视觉处理能力,比亚迪的办法是,由感知和规划模块网络先进行快速训练,验证用于训练数据是否正确,以及算法的有效性,积累一段时间后应用在类似长期记忆的算法架构上,也就是最终的端到端大模型上,所以本质上来讲,这套方案和市场主流智驾方案类似,都属于数据投喂量越大,后期训练越好用的智驾类型,所以不排除秦L的这套智驾系统,后期是有能力杀到头部梯队的。



不过话说回来,由于早期实测数据匮乏,城区NOA暂时会以记忆领航的方式出现,唯一的难点在于,由于城区道路环境复杂,数据多样性超过高速场景,低算力平台打通城区领航,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来做,不过对于数据的闭环迭代,比亚迪也拿来了其方式,就是利用“影子模式”用过传感器收集真实世界的运行数据,对观测结果进行自动标注,当积累一定水平后,触发模型训练迭代,将保存的环境实测数据与驾驶员的实际操作进行算法匹配,模拟学习变道等动作和博弈逻辑,最后完成整个数据闭环。



具体到高速NOA的效果上,除了能自主超车、变道,以及大曲率过弯之外,上下匝道也没有太大问题,整个系统对车速的预控制逻辑也相对拟人化,要知道,在天神之眼智驾技术发布之前,比亚迪其实已经用征程5芯片和11V5R12U传感器硬件,落地了纯视觉DNP技术,所以在整个算法架构层面,和天神之眼AB目前依靠的Momenta方案相比,除了感知层面获取的数据维度不同之外,基本没有拉开太大的代差,结合之前比亚迪自研的芯片、域控等核心零部件,也不排除后续有新增天神之眼C智驾功能的可能性。



再回到秦L智驾版来讲,作为目前10万内唯一配高速领航的插混B级车,其竞争力已经不单再是2L级油耗和2000km的综合续航了,虽然还没跑通全场景城区领航,但智驾的压力也给到了同价的插混、传统油车和增程等对手身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