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主要由不同类型的肝炎病毒引发,其中乙型肝炎(HBV)和丙型肝炎(HCV)是最为广泛和危害严重的类型。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病毒性肝炎的流行态势在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尤其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其感染率仍然较高。中国作为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面临着巨大的防治挑战。病毒性肝炎在我国被列为乙类法定传染病。

本文将结合摩熵咨询发布的《抗肝炎病毒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的部分内容,介绍病毒性肝炎及其流行情况,重点关注乙肝和丙肝的流行情况,旨在为制药企业、医疗服务提供者等各界人士提供重要参考。

一、病毒性肝炎概述

肝炎(Hepatitis)是肝脏的炎症,按导致肝炎的病因进行分类,可分为非病毒性肝炎和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包括脂肪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代谢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病等。

病毒性肝炎则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我国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甲型肝炎(HAV)、乙型肝炎(HBV)、丙型肝炎(HCV)、丁型肝炎(HDV)、戊型肝炎(HEV)和未分型肝炎。其中,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最主要的类型。



各型病毒性肝炎临床表现相似,可出现全身乏力、厌食、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皮肤巩膜发黄、尿色加深等;慢性肝炎还可能出现腹水、肝掌、蜘蛛痣等。部分慢性乙、丙肝病毒感染者没有症状或表现轻微。急性期可能会导致肝损伤,少数严重者可出现肝衰竭甚至死亡。

1. 肝炎病毒传播途径

5种病毒性肝炎病毒,其中甲肝病毒和戊肝病毒主要来源于粪便,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乙肝、丙肝和丁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血液/体液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具体来说:

(1)甲肝和戊肝

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可治愈。

(2)乙肝和丙肝

主要经血液、母婴和性传播。比如,输血、打针、纹身、共用剃须刀和牙刷,或与感染者进行无保护性行为等,病程复杂,迁延成慢性后可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

日常工作、生活接触不传播乙肝和丙肝。乙肝和丙肝病毒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接触,如握手、拥抱、在同一办公室工作、共用办公用品、住同一宿舍、在同一餐厅用餐和共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感染乙肝或丙肝病毒。研究未发现乙肝和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

(3)丁肝

丁肝是因感染丁型肝炎病毒导致,不会单独感染,需在乙肝病毒辅助下传播,主要经血液传播,潜伏期1~6个月。


图片来源:摩熵咨询《抗肝炎病毒药物——市场研究专题报告》

2. 病毒性肝炎预防防治

病毒性肝炎危害性往往较大,需要高度重视预防和治疗。以慢性丙肝举例,感染HCV后大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急性感染后有高达55-85%的感染者会发展为慢性感染,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慢性丙肝患者可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细胞癌,对健康和生命危害较大。



根据Polaris数据,2020年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诊断率为22%,治疗率为17%;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诊断率为30%,治疗率仅为9%。整体来看,我国病毒性肝炎的诊断率和治疗率较低,距离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2030年达90%/80%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

消除病毒性肝炎的关键举措包括接种疫苗,提高疫苗接种率和覆盖率。此外可以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预防肝炎,包括在献血的时候严格筛选献血人、对静脉吸毒者进行心理咨询和安全教育,劝其戒毒或提供针头和注射器、对理发纹身的用具严格消毒等。



二、乙肝和丙肝的流行情况

1. 乙肝流行情况

根据一项发表于《Lancet》的研究数据,乙型肝炎在不同地区的流行率和感染率存在显著差异。全球范围内亚洲和非洲乙型肝炎的流行率较高,中国、印度、尼日利亚等国家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国家。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显示,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约为8600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万至3000万例。乙型肝炎发病率总体保持下降趋势,2020年发病率为64.29/10万人。



2. 丙肝流行情况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9年全球有慢性丙肝病毒感染者5800万人,全球新发感染者约150万人,29万人死于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癌。地域分布方面,全球80%的丙肝病毒感染发生在31个国家,其中6个国家(中国、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埃及、印度和俄罗斯)占所有感染病例的50%以上。

根据《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显示,2020年我国丙肝病毒感染者估计为948.7万人,全国各地抗-HCV阳性率有一定差异,以长江为界,北方(0.53%)高于南方(0.29%)。丙型肝炎发病率总体保持稳定,2020年发病率为13.82/10万人,西北地区丙肝发病率最高





结语:

病毒性肝炎仍是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重大挑战,特别是在亚洲和非洲的高发地区。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作为最为常见且危害严重的类型,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长远的影响。尽管我国在肝炎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诊断率和治疗率依然较低,远未达到全球卫生组织2030年提出的目标。因此,有必要加强疫苗接种、提高公共卫生教育、切断传播途径、以及推动有效治疗药物的研发与普及。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