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春节长假刚刚过完,对于小朋友们来说,寒假也“余额不足”了。2月10日,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的心理咨询门诊就来了几位焦虑的小朋友和家长。
C同学表示,最近总是胃痛、心慌, 去医院做了身体检查没发现问题;C同学家长反映,临近开学,感觉到孩子的情绪紧张,加上整个寒假下来,孩子作息有点日夜颠倒,晚上睡不着,早上又起不来……孩子和家长都表示有点开学焦虑。
静安区精神卫生中心临床心理科主任兼儿童与青少年精神科主任胡海萍告诉记者,原来,这是开学焦虑症在作怪。
“开学焦虑症并非疾病,而是一种带着焦虑情绪的心理表现,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恶心、呕吐、心慌、胸闷、手抖、入睡困难等生理表现。”胡海萍介绍,“多数父母在不理解孩子的情况下,觉得孩子是‘装病’。事实上,孩子并没有假装,只是分辨不清身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痛苦而已。”
胡海萍表示,这是孩子正常的情绪反应,家长要多倾听、多陪伴孩子,引导他们正确表达感受和发泄情绪,鼓励孩子一步步扩大自己的安全范围,在父母和学校的配合下,逐步实现安全过渡。
如何缓解这种焦虑,
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开学生活呢?
胡海萍给出如下建议:
用平和心态来看待
当孩子出现焦虑情绪时,要看到其背后的积极意愿,如孩子想在新学期取得好的成绩、收获和谐的同学关系、建立良好的社交形象等,所以应当将开学焦虑症视为普遍现象。
尽快调整作息时间
给孩子一个角色转换的缓冲期,提前1至2周帮助孩子恢复到学校正常上课的作息时间,帮助学生从假期模式切换到开学模式。做到早睡早起,不熬夜。
营造学习氛围
家长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文具书籍,和他们一起整理书包,鼓励孩子对新学期的学习内容做预习,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引导孩子逐渐进入学习状态。
多运动、均衡饮食
适当运动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有助于缓解焦虑等情绪症状。多吃富含Omega-3脂肪酸、叶绿素、维生素B、谷氨酸的食物,有益于维持稳定积极的情绪。
胡海萍表示,家长要帮助孩子顺利过渡,逐渐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当然,如果始终无法进行自我调节,应尽快寻求医生的帮助。
记者:郁婷苈
图片:郁婷苈
编辑:路景斓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静安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