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今天最热的消息,刚刚看的时候,还挂着4个词条在热搜榜上。一名女孩被班主任性侵了,关键还有些奇葩的人在说什么“从聊天记录看,女孩没有抗拒”之类。
这些人应不是缺心眼,而是缺个脑子。如果你读书的女儿被一个成年男人死皮赖脸的骗去谈恋爱了,还会觉得“双方都有问题”吗?
先看一下具体的情况,首先这名女孩应该属于很优秀的类型,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百色祈福高中。
说白了,这样子的女孩在同龄人之间,智商、认知都不会低,如果不是超越年龄阶段的老油条,基本无法拿捏住她的内心想法。也所以大家看到的那些聊天记录截图,更说明很多国家明确禁止师生恋的绝对必要性(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再聪明再优秀的孩子,都可能会在一个比她多活了十几二十年的人身上翻车,尤其双方还处于这种权力不对等的情形之下。
当然,这些都是常识,压根不必给正常人解释。百色这件事情中最关键的问题,反而是媒体报道里一笔带过的……
“记者从广西百色市了解到,针对2月10日网上关于百色祈福高级中学教师唐某某涉嫌师德失范行为的举报信息,百色市公安局、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合成立专门工作组,进驻学校开展调查核实……”
2025年2月10日,女孩的姐姐在网上发布举报信,今天一下子上了热搜。舆情爆火之际,当地的教育部、公安局开始介入,成立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可问题在于,这件事的源头最早竟能追溯到2017年和2018年。就算当时刚出问题,这些部门后知后觉不知情。可在女孩受性侵反复抑郁、退学的情形出现后,2023年,她在班级群公开揭露了男老师的恶行,随后对方解散班级群。
这么大的信号,不可能没人谈论没人知晓了吧?可为什么从2023年拖到了现在,现在已经是2025年了!
如果当时把问题好好解决了,该查查该抓抓,该曝光就曝光,该处理就处理,说不定就不会出现后续的悲剧。但显然,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发展,有些部门为了自身的形象,并没有那样做。
其实很多热评也指出了类似的问题,认为学校本身有问题,女孩在学校的群里揭发过,但声音如同泥牛入海没有了后续,这是一种包庇,也间接导致了悲剧。
更讽刺的是,直到现在,那么多家媒体报道了这件事,那么大的舆论和关注的热度存在,原帖依旧在被删。
家属接到教育局的电话,说影响了他们的形象,让把发布的帖子撤回去。
只要是负面就会影响形象,那是不是所有事情的负面消息都不允许上新闻了?这种在形象上的“恶性竞争”,究竟还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才够。
在这件事的词条下面,我看到一位大v说类似的老师和学生之间的“问题”,必然不是只有这一起,必然不是个例。我认同他的说法,可藏在阴暗角落里的同类型事件,为何得不到解决,搬不上荧幕,上不了台面?会不会也是相关的方面,在全力避免所谓形象上的受损。
事实上,一些社交平台的帖子里,甚至曝出了仅仅该校,就不止那一个唐毓文有问题。
如果不是女孩的姐姐站出来,如果不是这条信息冲上热搜,如果不是舆论的震荡让某些人不得不装模作样地“高度重视”,是不是这个人还能继续逍遥法外?是不是连这引人发笑的“停职处理”都不会出现?是不是还会有下一个被“拿捏”的孩子,成为下一段沉默无声的受害者?
这就像是打开了一道被刻意掩盖的门缝,光照进来,才看见里面堆积的污秽。
是谁,明知问题存在却选择视而不见的;又是谁,在女孩公开揭露后,仍然熟视无睹、默不作声。
这不是一起单纯的案件,而是明目张胆的失职,是那些高高在上者堂而皇之的“选择性失明”所带来的结果。
今天这件事被揭开了,可是——还有多少人,在同样的角落里无奈,我们不知道。突然想到埃德蒙·伯克一句话,他说“恶的胜利,只需要好人什么都不做”,然而他不知道,比什么都不做更高一级的,是对受害者反向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