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徐孝才,中共党员,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安徽省首批正高级讲师。现为霍邱工业学校副校长、思想政治课教师。
从教35年,徐孝才始终坚守三尺讲台,追求匠心育人,引领教育创新,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不畏挫折,迎难而上,为学校突破窘境奠定基础
1990年7月,走出大学校门的徐孝才毅然选择了边远农村职业高中任教。
说是职业高中,其实学校只有六个初中班,这个由普高改制的农村职业高中已连续多年没有招到高中学生了。1997年5月,学校决定重新开设职高班,任命徐孝才担任班主任,并负责职高班招生工作。为了打破招生难的窘境,徐孝才一改传统坐等学生报名为主动出击,整个暑假期间跑遍了周边12个乡镇26所学校,走访236个家庭,终于动员了17名学生到校报到。为了打好开局战,徐孝才深入研究学生、研究班级管理,在《特区教育》杂志上发表的《班主任工作八用原则》、《情感教学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论文成了他管班治班的法宝。在他的精心呵护下,毕业时班上17名学生无一人流失,并取得了对口高考录取本科2人,专科1人的全市最好成绩。其中学生张忠俊还创造了高考全市所有单科成绩第一、总分第一的奇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
首战告捷,让师生和周边的老百姓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同样是孩子们成功成才的重要渠道,是帮助孩子们找回自信、成就人生的特殊阵地。家长们也开始从抵触到接受、从接收到信任职业教育,学校的职高部由此发展兴旺起来。
2004年8月,徐孝才开始担任副校长,分管教育教育、教育科研、招生就业、联合办学、学生管理等工作。当时在校职高生虽接近500人,但专业课教师队伍、课程体系建设、实习实训设备、办学质量内涵、学生管理等方面都远远不能满足办学目标的需要。如何做到“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出得畅”成为摆在徐孝才面前亟需解决的难题。
通过反复论证,徐孝才认为快速破解上述难题的唯一捷径就是通过联合办学,实现借鸡生蛋。当时联合办学在全省也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可资借鉴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特别是在投资大、见效慢、效益低的边远地区,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更是难上加难。经过无数次的碰壁失败,他们终于与当地一家实力较强的数控企业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引进了当时尚属先进的设施设备、专业课师资和课程资源,从而结束了数控专业实验在教室、实训在黑板、毕业即失业的办学历史。这不仅开创了农村中职学校办学的新路子,也为学校未来的良性发展提供了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
为了抓好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徐孝才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深入省内名校取经学习,邀请省内外职教专家到校把脉问诊。并在主持的安徽省规划课题《农村中职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研究》中,创新提出了“公共基础课、专业技术课、技能提升课、就业准备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新概念,建立了“文化素养与技能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实验实训与职业能力、专业学习与终身发展”的一体化课程体系。2018年,该研究成果获得安徽省中职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创新推出的“中职德育课三步六环节教学法”也被广大中职学校广泛推广应用。
——不言止步,再谋新局,为绿色生态发展注入动力
2017年徐孝才已被评为安徽省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身边很多人都认为徐他应功成名就,好好享受生活。但他却认为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更多了。
为了深入落实“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解决好学生灵魂深处的疑难和困惑则是职教人迫在眉睫的责任。针对农村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来自于留守家庭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单亲家庭,自小就缺乏来自家庭的温暖和教育,他们的理想信念、文化基础和心理健康等问题都比较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徐孝才先后主持《农村打工族子女家庭教育的研究》、《农村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式的研究》两项省级课题的研究。通过建章立制、构建网络、活动开展等方式破解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撰写研究论文26篇课题组成员积极化解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让众多学子走出了人生的低谷。课题研究成果被省内50多所中职学校推广应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18年该成果荣获安徽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课题研究有效地将“三结合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落到了实处,唤醒了广大师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了青年学生们心理健康水平,培养了他们的热爱职业教育的感情,带动了广大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了师生共同进步的双丰收。学校因此被授予“安徽省家庭教育先进单位”等多项省市荣誉,徐孝才获得了“安徽省优秀教师”、“六安市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等多项光荣称号。
2021年3月25日,原安徽省副省长王翠凤在调研霍邱职业教育时称赞霍邱工业学校定位准、成长快,发展好。在学风建设、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教育科研、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学校办学有思想、有灵魂、有文化、有特色。
——不忘初心,甘于奉献,让教育智慧泽润更多师生
2016年,徐孝才成功申办了“徐孝才德育教育名师工作室”,逐渐将他的教育视角拓展到更广阔的范围。作为首席名师,他把工作室作为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智慧的阵地,更好的服务中职教育的发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停课不停学”期间,徐孝才作为安徽省网上教学资源审查组组长,他将《“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课高效教学的研究》的先期研究成果《基于超星课程平台实施中职德育慕课教学的实践和思考》和《“互联网+”背景下中职德育有效教学途径研究》推荐给广大师生,为全省疫情期间线上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赢得了兄弟学校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徐孝才多次受邀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同济大学、安徽省教育厅等单位主办的活动中做专题讲座,其《中职教师如何做好教育科研》入选国家教育行政学院课程资源库,用于全国教育干部、教师网络培训使用。2021年,徐孝才作为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参加了教育部主办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学生读本》国家级影子培训和中职国规思想政治课新教材的审读工作,以期为全国中职学校师生带来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指导。2021以来,徐孝才先后荣获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安徽省江淮职教名师、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贴等多项荣誉,并被多所高校聘任为教育部国培专家。
校长点评:
徐孝才坚守农村职教阵地三十余载,以匠心铸就教育芳华,用创新点亮学生人生。面对困境,他迎难而上,以科研为翼,推动学校突破发展瓶颈。针对现实,他勇于探索,联合办学开新局,课程体系构建显智慧。他不仅教学卓越,更心怀大爱,潜心关注留守学生成长,用科研破解教育难题,彰显了一名优秀教师的责任与担当,他是教育园地里的杰出楷模。
——霍邱工业学校校长张荣贵
通讯员 张建华
本报记者 韦玉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