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港股智能驾驶芯片第一股黑芝麻智能(02533.HK)股价遭遇断崖式下跌,盘中最大跌幅达51%,市值蒸发超112亿港元,截至当时收盘股价仍暴跌39.56%。这场资本市场的剧烈震荡,直接导火索是比亚迪当日发布的“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当发布会明确腾势等品牌车型采用英伟达Orin X芯片时,市场对黑芝麻智能的预期迅速反转。
戏剧性的是,此前两天(2月6日至7日),黑芝麻智能因市场传闻“比亚迪采用其芯片”而股价暴涨55%,市值一度突破221亿港元。然而随着比亚迪发布会细节的披露,市场意识到黑芝麻智能可能仅为比亚迪常规供应商,并非核心车型的芯片选择,导致股价暴跌。
一、亚迪“天神之眼”技术解码:全民智驾的战略布局
1. 技术架构:重新定义量产标准
比亚迪“天神之眼”系统以“全民智驾”为目标,推出A、B、C三套技术方案,覆盖10万至100万元全价位车型,首次将高阶智驾下沉至10万元级市场(10万级以上车型全系标配),即便是10万元以下车型,未来也将会实现多数搭载:
天神之眼A(DiPilot 600):
硬件配置:三激光雷达+12摄像头+5毫米波雷达,算力508TOPS(双英伟达Orin X)
应用车型:仰望U8、U9等百万级豪华车型,支持全场景高阶自动驾驶(含越野环境)
技术亮点:全球首个量产车规级Transformer架构,支持动态场景下0.1米精度建模。
天神之眼B(DiPilot 300):
硬件配置:单激光雷达+8摄像头+3毫米波雷达,算力254TOPS(单英伟达Orin X)
应用车型:腾势N7/N8、比亚迪汉/唐等20万-30万元车型,主打城市领航(NOA)
技术突破:代客泊车成功率99%,高速场景1000公里零接管。
天神之眼C(DiPilot 100):
硬件配置:三目前视摄像头+5R12V传感器,算力58TOPS(地平线J6 M芯片)
应用车型:海鸥、秦PLUS DM-i等10万元以下车型,标配高速NOA及基础AEB功能
战略意义:实现“智驾平权”,将高阶功能首次引入经济型市场。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通过车辆卓越的性能与智能控制能力真正做到赛道无人驾驶,该系统可以全方位无死角采集赛道上的各种信息。同时,赛道无人驾驶通过扭矩矢量自动控制、分配,达成整车智能战略下性能与智能的极致融合。
2. 量产节奏与价格区间覆盖
比亚迪计划2025年全系车型标配L2+级智驾,高阶功能渗透路径如下:
2025Q1:仰望、腾势全系搭载A/B版,支持城市领航
2025Q3:王朝/海洋网20万元以上车型升级B版
2026年:10万-15万元车型标配C版,覆盖80%以上销量。
依托440万辆L2+车型的行驶数据,比亚迪构建了全球最大的车云数据库,其算法迭代效率较行业平均水平提升3倍。
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汽车新技术研究院院长杨冬生还在比亚迪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宣布,比亚迪“璇玑架构”全面接入DeepSeek。
二、黑芝麻智能股价暴跌的四大动因
1. 预期反转:从“核心供应商”到“常规合作”
2月7日有市场消息称,比亚迪已采用黑芝麻智能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搭载车型为比亚迪旗下的腾势品牌,推动黑芝麻智能当日股价一度暴涨55%。对此,黑芝麻智能当日对外回应称:“黑芝麻智能的芯片已被比亚迪采用,并已实现量产出货,具体细节不便透露。”
由于黑芝麻智能的公开回应,当时市场最初误读黑芝麻智能为比亚迪高端车型芯片供应商。但比亚迪的发布会最终证实,其 高端车型(仰望/腾势)采用英伟达Orin X,中低端车型则采用地平线J6 M 及自研方案。
显然,黑芝麻智能仅作为二级供应商参与部分车型,合作规模远未达市场预期。
2. 技术代差:算力与生态双重劣势
黑芝麻智能华山A1000芯片(58TOPS)与英伟达Orin X(254TOPS)存在4倍算力差距,且缺乏成熟的CUDA工具链支持。比亚迪“天神之眼”需处理12摄像头+激光雷达融合数据,黑芝麻方案难以满足高阶需求。
3. 供应链策略调整:车企优先技术成熟度
比亚迪虽以垂直整合著称,但在智驾核心领域选择“国际头部芯片+国产备份”策略:
高端市场,依赖英伟达确保技术领先;中低端市场,培育地平线、自研方案降低成本。
显然,这挤压了黑芝麻智能等二线厂商的生存空间。
4. 限售股解禁压力
2月8日,黑芝麻智能迎来上市后的首波解禁潮,或也是影响公司股价波动的原因之一。据Wind数据统计,黑芝麻智能在2月8日解禁约1.1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34%。其中,北极光创投下三只基金合计解禁约5570.08万股,解禁市值约21.61亿元。此外,海松资本、启城发展有限公司、均胜电子全资附属公司Joyson Electronic USA LLC等资本均在解禁名单。
三、相关受益上市公司
1. 算力层:英伟达(NVDA.US)与地平线**
英伟达:独占比亚迪高端车型芯片订单,2025年出货量预计超150万片,带来6亿美元收入。
地平线:通过J6 M芯片切入比亚迪中低端车型,2025年出货量或突破300万片,市占率提升至25%。
2. 激光雷达:速腾聚创(HK:02498) / 禾赛科技(HSAI.US)
订单突破:有望获比亚迪激光雷达订单。
3. 域控制器:德赛西威(002920.SZ)
订单落地:为比亚迪开发基于英伟达Orin X的IPU04域控制器,单车价值量6000元,2025年营收贡献超80亿元。
结语:
比亚迪“天神之眼”的发布,标志着智能驾驶竞争开始从高端市场进入中低端市场,智驾平权时代已经开始来临。
王传福也表示,2025年将成为全民智驾的元年:“今年要买车的朋友,首先要看的就是有没有智驾。”王传福称,未来2到3年,高阶智驾将成为像安全带、安全气囊一样必不可少的配置:“到那时,没有高阶智驾的车将成为少数派。”
编辑:芯智讯-浪客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