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这个海上巨兽,总是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而说到航母,美国无疑是全球的领头羊。特别是那艘号称全球最牛的核航母——肯尼迪号,更是让人一听就心生敬畏。但你知道吗?这艘航母的日子,其实并不好过。
肯尼迪号,作为福特级的二号舰,2019年末才正式下水。原本大家伙都以为,2020年它就能威风凛凛地服役了,结果却一等就是4年多,到现在还没正式入列。其11.2万吨排水量碾压全球现役航母,75架F-35C隐身舰载机组成的空中打击群,理论上确实能达到辽宁舰6倍作战效能。
美国海军甚至宣称其为全球最尖端航母技术集合体,然而,现实却狠狠打了所有人的脸。电磁弹射系统在海试中创造过连续12次弹射失败的记录,甲板调度系统曾在演练中让舰载机群上演"碰碰车"大戏,更别提那个被五角大楼秘密文件标注为"不可靠"的数字化作战网络。
你见过价值140亿美元的玩具吗?肯尼迪号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贵不一定好"。五角大楼审计报告显示,仅2022年该舰技术返工就烧掉28亿美元。原本引以为傲的电磁弹射系统,现在被海军高层吐槽"不如拆了换回蒸汽弹射"。更魔幻的是,造船厂工人私下透露,部分舰载电子设备居然要每天重启三次才能维持运转。
这艘航母的数字化革命成了当代军工的黑色幽默。全舰2300个传感器中有15%存在误报故障,智能弹药升降机至今未通过压力测试,号称"未来级"的舰载指挥系统在模拟对抗中,曾把巡洋舰识别成渔船。
此外,肯尼迪号还有个头疼的问题:海上网络技术不成熟。在这个信息时代,网络对航母来说太重要了,不仅是指挥部和航母之间的桥梁,还是航母编队内部协同作战的关键。但肯尼迪号的网络技术就是不行,通信老是不畅,信息也老是延迟。这样一来,航母的作战效率就大打折扣了。
太平洋另一侧的故事截然不同。大连造船厂2019年交付的山东舰,用30亿美元造价完成逆袭。这艘完全自主设计的6万吨级航母,虽然纸面数据不及美国同行,却在军演中创下过单日120架次起降记录。更让军迷津津乐道的是,其电磁弹射技术验证舰已在黄海完成第300次无故障弹射测试,而且早已服役军队。
再说说这航母的造价,那简直是天价!一艘就要140亿美元,这对于美国来说也是个大负担。再加上后期的维修费用,那简直就是个无底洞。美军看着这笔账,心里也是直嘀咕。更有毒舌的评论说:"这艘航母最大的战果是成功拖垮了美国海军预算。"
当山东舰战斗群守护国土时,肯尼迪号还在为弹射器故障写事故报告。这场跨越太平洋的航母竞赛,正在用最戏剧化的方式改写现代海战规则:有时候,稳妥可靠的"成熟技术"比炫酷的"未来科技"更管用。美国海军发言人那句"我们仍掌握着技术制高点"的声明,在TikTok上已经被做成了鬼畜视频疯狂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