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节,大竹肉丁面店的生意都会十分红火。


大竹肉丁面 图源:大竹县文旅发展中心

佐料打底,盛上浓汤白面,撒上青绿的香菜和葱花,再浇上特制大竹肉丁臊子,这一碗大竹肉丁面,是游子与家乡的情感纽带。新年里,一句“一起吃面”能迅速拉近彼此的距离,增添浓浓年味。



近段时间,清晨6点后,大竹县和谐面府总有归乡的食客光顾。临街的操作间里,老板李文平一边忙着手上的活计,一边乐呵呵地回应着,远行的游子归乡,愿意到店里吃一碗面,对他而言是一种极大的肯定。



“我们开业已有15年,每天主要在上午营业,平时一天能卖一百多碗面,过年这段时间,这个数字至少能翻一番。”李文平告诉记者,“今年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就是很多面店都换成了蓝色招牌,从外地回来的顾客,基本都会好奇,希望了解统一招牌的意义。”

2024年,大竹肉丁面协会正式成立,许多面馆换上了醒目的蓝招牌,化身“宣传大使”,共同推广“大竹肉丁面”,一张新的城市名片愈发闪亮。

孟先生在成都工作,每次返乡,他都会到爱吃的面店逛一逛,吃上一碗大竹肉丁面,他告诉记者,今年回来,看到不少面店都换成了蓝色招牌,他感到十分新奇。

“招牌统一是件好事,以往都是自己推介自己的面店,现在可以一起把我们大竹肉丁面的名声打出去,外地游客来了,尝了面,感觉不错,如果要跟朋友推荐,一看招牌也就知道该怎么说。”孟先生说。

“大多数顾客也会就大竹肉丁面宣传推介给出自己的意见,对于家乡美食的宣传,大家都十分热心。”李文平说,一些外地顾客对统一品牌的评价也很高,他们认为,这种一眼就能分辨的统一色彩,能让人更直观地认识到大竹肉丁面这一美食,也能为城市增添风采。



据不完全统计,大竹县以“××面馆”等为招牌的大竹肉丁面店现有三百余家,如今,这一碗热气腾腾的大竹肉丁面,正随着地区品牌建设的“第一步”,迈向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新赛道。

来源:大竹宣传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