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河黄埔大道上停放的各式共享单车。 新快报记者 郭思杰/摄(资料图)



电动自行车上牌量剧增

2月10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通告,公开征求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共享单车)适宜总量规模评估结果(2025年—2028年)的意见。根据公告,2025年—2028年期间,广州全市共享单车适宜规模为30万—48万辆,其中中心六区22万—36万辆,与第二轮评估相比,适宜规模进一步降低。

细化各行政区适宜规模

自广州市对共享单车实施总量控制以来,企业、行业均实现了良性可持续发展。据统计,广州市2024年共享单车的车辆周转率约为4.5次/车/日,较往年有所上升,对比国内同类城市也处于较高水平。

为持续做好互联网租赁自行车总量控制,更好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开展了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总量规模评估(2025年—2028年),形成了初步评估成果。

2025年—2028年期间,广州全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规模为30万—48万辆,中心六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规模为22万—36万辆。此外,本次评估还细化了各行政区和属地镇街的适宜规模,以更好指导经营企业做好区域车辆均衡调度管理,减少区域淤积和乱停乱放现象。

评估规模较4年前降低

记者对比2021年开展的第二轮适宜总量规模评估结果——广州全市45万—65万辆、中心城区30万—40万辆——发现本轮评估的适宜规模进一步降低。

交通运输部门分析,近年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迅猛增长,截至2024年底,全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数量已超过560万辆,出行占比也逐年增加。

一方面,电动自行车占据了越来越多的道路通行资源、停放资源,压缩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出行的基础设施资源,导致基于设施承载能力的计算规模有所降低;另一方面,居民的出行特征与上一轮规模测算时期有了较大差异,电动自行车对自行车出行产生较大的转移替代,这导致基于出行需求的预测规模有较大幅度降低。

在本次总量评估中,重点考量了电动自行车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共享单车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协调发展。

此外,随着国内各大城市对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管理的精细化,各地的投放运营规模保持平稳或有所降低,与此同时,各地的人口规模、建成区规模仍逐年增加,这导致基于对比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同样有所减少。

3月11日前可反馈意见

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已将有关征求意见稿在官网公布,社会各界可在2025年3月11日前提出意见:

电子邮件:sjwchenjianfeng@gz.gov.cn,请在邮件主题标明“广州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适宜总量规模评估”;建议中注明“建议内容及建议理由”。

网站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网站(网址:http://jtj.gz.gov.cn),栏目:“互动交流”-“意见征集”。

■新快报记者 王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