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彤彤的高粱、黄澄澄的谷穗、绿油油的蔬菜,带着泥土芬芳的红薯、土豆、长山药……在我市广袤的田野上,处处展现着农业发展的丰硕成果。近年来,我市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做足“特色”文章,一个个特色产业如同一颗颗璀璨夺目的“珍珠”,闪耀在充满希望的沃土上,为我市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

谷子丰收穗金黄,遍地“黄金”收割忙。秋日里,走进石庄镇的谷子种植基地,放眼望去,一片片金黄色的谷子随风摇曳,泛起层层金色波浪,田间地头,谷浪欢歌、机声轰鸣,奏响一曲丰收的乐章。

石庄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负责人 王秉富



今年谷子长势良好,预计谷子亩产达400斤左右,比去年平均亩产增长10%以上。

近年来,石庄镇积极破解“土地分散经营、农村劳力短缺、种植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下”等难题,成立了汾阳市石庄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积极培育具有地域特色的优势产业,鼓励引导农民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引进优质谷子品种,发展优质绿色无公害谷子种植,进一步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石庄镇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负责人 王秉富



下一步,我们以“订单+品牌”模式,联系电商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渠道,推广石庄小米。

冬日里寒风习习,肖家庄镇西马寨村的蔬菜大棚里,一株株蔬菜幼苗却饱含生机,让村民们对“甜蜜”生活充满了希冀。

肖家庄镇西马寨村 村民



因为咱们大棚(种植)的是适时蔬菜,基本上常年有活儿,解决了大部分剩余劳力的工作问题,收入还可以。

近年来,西马寨村积极探索建立“村两委+大棚+农户”的发展模式,不断盘活集体资产,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优势,逐步实现了大棚蔬菜科学化种植、多元化发展、集体化经营,走出了一条“支部引领、资源盘活、产业推动、共同富裕”的新路子,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肖家庄镇西马寨村

包村干部 王卓



下一步我们计划引进技术,根据市场情况(需求)种植草莓,给来的游客也好,老百姓也好,采摘游玩,(继续)提高集体的经济效益。

除了标准化的种植基地以外,我市其它镇、村也因地制宜做起了特色农业的文章。在栗家庄镇田村协和堡组的核桃种植园里,核桃专业合作社的技术人员正在给果树进行修剪、施肥、涂白,进一步提升果园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确保核桃树安全越冬。

汾阳市协和核桃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张效齐



从管理这方面,我们通过夏季的修剪到秋季的修剪,基本就是一个精细化的管理,亩产管理好的就达到两千六七百斤的青果,效果就非常好。

产业要发展,管护是关键。我市组建林果业技术服务队,对种植户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增强种植户对核桃的管理意识,多措并举加强核桃园管理,组织农技专家深入各村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科学管理技术、指导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让核桃树真正成为“摇钱树”。

栗家庄镇田村

村委副主任 宋振宏



从秋天开始,对核桃树进行涂白、防腐,然后修剪、灌溉、施肥,通过这一系列的精细化管理,田村的核桃经济林能为村民增加一万块钱的收入,真正成了村民的致富果。

如今,在我市依靠种植设施蔬菜、长山药、高粱、谷子核桃等特色产业带动村民致富的村庄越来越多。为了真正实现村村有特产,乡乡有特色,近年来,我市以发展精品高效农业为方向,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有效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抓好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2024年我市粮食面积61.06万亩,粮食总产达2.83 亿公斤,与汾酒集团签订《共建高标准汾酒原粮种植基地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汾酒共建原粮基地4万亩。免费向全市人民发放食盐 1214 吨、无碘盐 53.6吨。蔬菜种植面积 1.1318 万亩,蔬菜总产量 1.2965 万吨。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 3000亩,产量1800吨。全市肉、蛋、奶产量分别达到3.72万吨、2.09 万吨、1.53 万吨。完成 2023年度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1.8万亩和提质改造0.82万亩任务。打造水肥一体化滴灌示范片2万亩。建设谷子、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酿酒高梁等基地14 万亩。创优“汾享杏福”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宜机化改造农田1100亩。完成农业托管面积29.5万亩,全年开展病虫害防治86.945万亩次,全市培育高素质农民675人,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达400余家;全市上下学习践行“千万工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努力蹚出了具有汾阳特色的千万工程实践路径,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

行走在汾州大地,一个个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项目落地生根;一处处田野里收割机隆隆作响,农民们喜笑颜开;一条条平坦道路通村达户、一户户农家小院温馨别致……如今,在我市,“百花齐放”的特色产业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群众增收的有效抓手,一朵朵现代农业之花绚丽多彩,正在汾州大地吐蕾绽放。

来源:汾阳融媒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