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市委市政府始终将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战略工程来抓,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深化教育改革,强化人才支撑,提升教育新质生产力,全心全意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政府投入保障更加有力。出台《关于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行动方案》,编制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规划,增加优质公办学位8000余个,实施19个项目设施设备更新改造,让更多的孩子就近、就优、就便入学。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实施“汾核计划”“放心午餐”工程,关注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家长后顾之忧。
教育综合改革更加深入。全面落实“双减”政策,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全面构建教育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充分释放办学活力。全面深化办学模式改革,组建14个中小学教育联合体,结对提升全市教育质量,各学段达线率和优生率得到稳步提升。大力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紧密结合社会需求,对口开设酿酒工艺与技术、中餐烹饪、焊接技术应用等独具汾阳特色的15个专业,拓宽学生成长就业道路。
素质教育推进更加全面。有效加强中小学思政课程建设,关心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中华武术、晋剧、地秧歌等非遗进校园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学生心中。构建红色教育、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科技创新、德育教育五位一体研学布局,免费为中小学生提供研学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禹门河小学入选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栗家庄镇中心学校获全国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案例一等奖,多名学生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全国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各学段素质教育硕果累累。
尊师重教氛围更加浓厚。实施“双百千”工程,多渠道招聘招引教师,研究生比例达45%。提高教师工资待遇,汾阳市财政每年多拿出3300余万元用于发放教师增量绩效工资,重点向一线教师、班主任和教学教研、课程改革突出的教师倾斜,把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落到实处。落实教师退养政策,制定教师流动办法,强化编制使用管理,一系列人性化的制度,为教师的交流和教育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汾阳市将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教育教学改革,以“五大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推动我市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头雁”示范引领行动。成立名校长、名师工作站,打造一支高水平校长教师队伍。实施课改典型培塑行动。遴选各学段课程综合改革试点学校,培育符合市情的课改成果,并加以推广应用。实施学科基地建设行动。以提升学科教育教学水平为目标,培育全学段14个学科基地,不断提高学科育人质量。实施教研质量提升行动。组建市级学科工作坊,推动校本教材研修工作,自主设计各学科学生课后作业本,从源头上制止教辅材料乱象。实施校园安全整治行动。加大安全投入,常态化开展安全教育讲座、应急逃生演练、校园安全隐患排查等专项行动,织密织牢校园“安全网”。
汾阳市将以更坚定的态度、更务实的举措、更过硬的作风,为开创全市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汾阳融媒记者:马聪聪 张舒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