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无意义的门店规模内卷,暂时停止接受事业合伙申请。”2025年新年伊始,喜茶发布了名为《不参与数字游戏与规模内卷,回归用户与品牌》的内部公开信,公布了其2025年的公司战略。在此次发布的战略中,喜茶表示将暂停加盟。
经历了近几年的加盟潮,喜茶成为了新茶饮行业第一个宣布暂停加盟的品牌。
经历了疫情对市场造成的巨大影响,提升规模,促进销售成为了全行业的迫切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主流品牌基本都放弃了全面直营的发展模式,开启加盟模式。
这其中,喜茶成为了最典型的受益者。公开数据显示,开放加盟后,喜茶新开门店从2022年的51家增至2023年的2687家。而同样放开加盟的奈雪的茶,其新增门店也从2022年的299家变为2023年的582家。截至2024年9月,门店总数已达到4300多家。
而如今,随着喜茶暂停加盟,或也预示着新茶饮行业的发展,走到了一个全新节点。
加盟之下的快速扩张
从2022年11月开放加盟,到如今暂停加盟,在这近3年的时间里,喜茶实现了快速的扩张。
喜茶首批开放的加盟门店,主要面向二三线城市,加盟费在50万元左右。
2023年3月,喜茶进一步放开加盟区域,并推出“事业合伙费”优惠政策,降低加盟门槛。2023年6月,喜茶宣布加盟店数量突破1000家,并计划未来每年新增1000家门店。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23年底,喜茶的门店数量已经突破3200家,其中事业合伙门店超过2300家,门店规模同比增长280%。这些新开门店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甚至下沉到县级市场。
门店数量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让喜茶在供应链、原材料采购等方面具备了更强的议价能力。据悉,2023年喜茶实现了盈利。
到了2024年,喜茶的门店数量进一步增长,而到了2024年下半年,喜茶的新开门店平均业绩显著高于上半年。会员更是突破了1.5亿,同比增长5000万。
截至目前,喜茶在新加坡、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美国、韩国7个海外国家,以及中国港澳地区,共开出超70家门店。
“数字游戏”已经走到尽头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内卷也成为了新茶饮行业躲不开的严峻挑战。
这其中,最显著的挑战便是闭店率的逐步提升。据GeoQ智图《2024年连锁新茶饮门店发展蓝皮书》数据显示,2024年106家连锁新茶饮品牌开店数约31641家,闭店数超20000家且逐年攀升。从区域看,一二线城市的整体闭店率约在11%~26%,而在门店大于30家的三线及以下城市中,闭店率最高达到了60%。
门店密度不断攀升,产品趋于同质化,让所有门店的客流都被极大的稀释,从而导致营收和利润的逐渐下滑,直至亏损。高歌猛进的扩张,已然成为了过往云烟。
此外,逐渐下探的价格,也给各大茶饮品牌带去了不小的压力。
华安证券研报数据显示,过去几年,茶饮行业10元以下人均消费占比从7%提升到30%,而20元以上占比从33%降至4%。
对此,喜茶在内部信中表示,新茶饮行业的“数字游戏”已经走到尽头,无意义的价格、营收、规模内卷正严重消耗用户对新茶饮的喜爱。广泛同质化的产品品牌体验、过度的规模扩张,严重消耗用户的喜爱,也严重危害整个行业的根基。
而对于新茶饮行业来说,增长放缓就是最大的危机。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我国现制茶饮店行业规模虽然保持增长,但是面对2025年,新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44.3%放缓至2025年的12.4%。
正如喜茶在内部信中所描述的那样,“新茶饮依旧处于早期发展阶段,行业依旧缺乏产业深度、文化厚度,根本的是缺乏与用户真正的深度连接。”
经历了繁花似锦的爆发期,新茶饮市场正在面临着系统性的挑战,也需要深入的自省与反思。这也许是痛苦的、缓慢的、不再激动人心的,但或许也是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谢璇,编辑|房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