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的负债水平普遍处于高位。以2023年财务数据为例,大众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5万亿元,但其负债总额达到3.2万亿元;

丰田公司营收规模为2.1万亿元,负债总额则攀升至2.6万亿元;

通用汽车在取得1.24万亿元营收的同时,也背负着1.48万亿元的债务。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均呈现出负债规模超过营业收入的财务状况,这充分反映出高负债已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的一个显著特征。



那么问题又来了,高负债率是不就说明企业不行了呢?

简单来说,一个企业的规模越大,同时映射它的营收就会很高,同时如果是这种对外采购量极大的车企来说,它所对应的供应链就非常多,举个例子:

苹果有200家供应商,在全球各地;

大众汽车集团的全球供应商数量大约在40,000 家左右;

丰田汽车的供应商数量大约在60,000 家左右(包括一级、二级和三级供应商);

供应商与企业的合作可不是我们买菜,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需要有一段的结算周期。

海外市场中的丰田、大众、通用有着高负债率,我们国内的车企也同样有,只不过国内车企的发展时间短,没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负债率会低很多。

我们以2023年数据为例,上汽集团实现营业收入7447亿元,负债总额为6637亿元;

比亚迪营收达到6023亿元,负债规模为5291亿元;

吉利控股的营收为4981亿元,负债总额则为4517亿元。

从这三家国内领先车企的财务数据可以看出,其负债规模均低于营业收入,呈现出相对稳健的财务状况。



通常情况下,企业规模越大、营业收入越高,财报中显示的应付账款余额也会相应增加,这是一种正常的财务现象。对于真正了解财务知识的人来说,这些数据并不难理解。

所以,那些认为企业具有高负债率就是企业经营不好的言论,纯粹是误导性的

值得注意的还有一件事,关于主流车企有息负债情况

从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的财务数据来看,有息负债规模普遍高达数千亿乃至上万亿元,且在总负债中占据显著比例。

以2023年为例,丰田的有息负债达到1.7万亿元,占其总负债的67%;

大众集团的有息负债为1.1万亿元,占比34%;

福特的有息负债约为1.08万亿元,占比65%。

此外,通用汽车、梅赛德斯-奔驰、宝马以及斯特兰蒂斯等车企的有息负债规模同样达到数千亿元。这些数据表明,高额有息负债已成为全球汽车行业的普遍现象。



相比较之下,我们国内的企业有息负债情况要小很多,其中塞力斯只有5%的有息负债占比,而比亚迪排在第二位,只有6%,这说明企业的财务压力较小,未来的发展空间更宽广。



事实上,汽车制造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其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联动效应。当一家车企的规模不断扩大时,不仅能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还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对区域经济乃至国家经济增长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从财务角度来看,随着车企合作规模的扩大和供应链体系的完善,其财务报表中的应付款项自然会相应增长。这是因为车企需要采购更多的原材料、零部件和服务,同时也会延长付款周期以优化现金流。因此,应付款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业务规模和市场地位。

判断一家车企的应付款规模是否合理,需要结合其营业收入进行综合分析。通常来说,应付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越低,往往意味着企业的业务规模较小或供应链管理能力较弱;反之,则可能表明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影响力和供应链议价能力。

汽车行业的高负债通常用于研发投入、产能扩张和技术升级,这些投入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车企的高负债水平反而可能预示着行业的活跃度和成长性。

可以说,汽车行业的高负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业的健康发展态势。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