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的稳定锚自身难保,只剩12天的大选,很可能什么结果都出不来。

内部普遍认为,若无意外,默茨将顺理成章接任德国总理,不是极右翼,听起来,倒是个不错选择,关键是,倒戈的选择党,分走了大量选票,三党联合政府若不够有力,提前倒台,朔尔茨已帮忙写好了结局。

稳操胜券还是过渡?不好说,明晰的是,朔尔茨的竞选防线,正在一点点崩塌。



“抗议”

德国民众厌恶极右翼,却也挡不住转向极右翼,矛盾的现象,却也“事出有因”。

2月8日,超25万人走上街头进行和平示威,诉求是德国民主党派不要与德国选择党进行合作,出动了这么多人,本质上的原因,是害怕



稳居支持率第二的位置,距最终胜利,只差临门一脚,轰动的人流量,激出了沉寂已久的默克尔,公开谴责默茨与德国选择党合作的决定是“错误”的,事后,默茨第一时间与选择党划清界限,但一些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遭人厌恶的极右翼,正在日趋扩大在年轻群体,尤其男性群体间的影响力,超25万人的示威,听起来似乎很多,但新生力量,属国家未来希望,他们的选择,他们的态度,本质上,就是一种传达。



明知是极右翼,为何还会倾向选择党?

社交媒体发挥巨大作用,年轻人可在不同的平台,看到大量德国选择党的内容,看的多了,意识形态在不自觉间发生变化,支持者中多见男性,也有说头。



左翼政党一部分的工作重心,集中在妇女权利,不关个人利益,不成得利者,男性自然更倾向投给更右翼的政党。

移民问题也是关键,选择党致力于安全、边境以及移民犯罪,对于部分深受移民所扰的德国人,他们真心希望问题被解决,故加入了选择党一边,且因极右翼努力将自己表现的正常,偏激的一面,还需时间来彰显。



年轻人的选择,影响着德国的未来,虽有马斯克的支持,选择党却也未必真能上台,默茨属强敌,朔尔茨,很尴尬。



“寂寥”

2月9日晚间,一场大戏开幕,以为会很精彩,其实,很一般。

默茨与朔尔茨展开了首场电视辩论,不是冰与火,移民、经济、对乌军事援助等领域依旧是不相容,火力开场,宣告德国大选真正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高光落在移民问题,德国的重视,超乎想象,可这份重视,恰证朔尔茨做的不够好,默茨尖锐攻击,朔尔茨避而不谈自己的失败,以默茨选择与魏德尔的合作为论点,抨击他是在试图削弱德国的“政治防火墙”。



政治上的辩论,不是将谁堵到哑口就胜利,关键在解决问题,干戈化为玉帛,瓦解问题是关键,一招接不住,只会占尽劣势。

执政期间,德国的表现,确实一般,经济政策、失业率也遭抨击,默茨的全方面展开,站在台上的朔尔茨,愈发显的力不从心,主要原因还是他无底气。



默茨所在的联盟党,虽刚经历了一场示威游行,支持率还是稳坐第一的位置,抗议的德国人,反对的是极右翼,正因此,更不会让联盟党掉下第一,而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支持率始终在第三。



命途多舛的代名词,在位四年,经历了俄乌冲突,一场制裁,扼杀了便宜能源,成本上涨,经济遭遇严重打击,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不可,可朔尔茨又怎会不知,美国施压下,他没有第二种选择。



外向型经济体在猛增的成本中跌入下坡,难民问题,也没啥成绩,继而引发多起暴力事件,凶手是难民,遇害者却是无辜德国公民,人心在不咸不淡的表现中逐渐失去,朔尔茨,距离总理之位,可以说是越来越远。



只剩12天,却又好像只是开始,真当选,危机也不会解除,选择党即便摘不下桂冠,未来四年,其在德国议会中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觑,本该是队友却成隐形“敌人”,德国的混乱,何时是个头……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