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陆弃
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与反对派领导人弗里德里希·默茨在2月9日的首次电视辩论中展开了一场令人瞩目的对决。朔尔茨此时正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民意挑战,在议会选举即将到来之际,他需要为自己争取更多的选民支持。然而,他在这场辩论中的表现却显得格外强势,尤其是在移民政策和经济政策方面的强烈攻势中,朔尔茨不仅挑战了默茨,还揭示了德国政坛正在悄然发生的深刻变化。
朔尔茨与默茨之间的对立并不单纯是一场政策辩论,更是一场政治斗争的缩影,暴露出德国政界的巨大裂痕。朔尔茨针对默茨向议会提交支持极右翼法案的行为,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称默茨的这一行为“打破了”德国政界的“禁忌”,而默茨对此的回应却显得越来越软弱,似乎无力回击。朔尔茨直接宣称,他对默茨的承诺“失去了信心”,这不仅是对默茨个人的攻击,更是对整个保守派阵营的不信任宣言。显然,朔尔茨意识到,默茨与极右翼势力的“亲密接触”正让德国政治变得越来越不稳定,且这种趋势可能给德国未来带来不可预测的后果。
默茨在面对朔尔茨的指控时,虽然坚持认为自己不会与德国选择党结盟,但却无法完全消除外界对其与极右翼关系的质疑。默茨表示,两党在“欧洲、北约、欧元、俄罗斯和美国”等重大问题上存在根本分歧,因此“没有可能友好合作的领域”。然而,默茨这样的话语显得苍白无力。事实是,德国选择党在1月29日的联邦议会上得到了基民盟/基社盟保守派阵营的支持,使得一项旨在封控边境地区无证外国人的动议获得通过,这一事件无疑使得德国保守派与极右翼势力的关系更加紧密。
这一行为无疑给德国政坛带来了震动,也让默茨的政治信誉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默茨一方面坚决否认与德国选择党有任何结盟的可能,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些关键的政治决定上,保守派已经开始与极右翼展开合作。这种合作,或许并非出于理念上的一致,而更多是出于政治利益的权衡和现实压力。在当前德国政治环境下,默茨与极右翼的合作,或许仅仅是为了获取更多的选民支持,特别是在面临德国选择党不断崛起的局面时,默茨不得不在政策上做出某些妥协,以稳住自己的政治地位。
在这一政治博弈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德国政治格局的剧烈变化。朔尔茨的批评,代表着社民党对于德国保守派在极右翼问题上走向右倾的强烈反应。而默茨的回应,虽然看似坚决,却也显得颇为虚弱。他的不断否认和自我辩解,透露出德国保守派阵营在当前政治环境下的无奈与迷茫。随着德国选择党的崛起,德国政坛的传统力量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这种挑战不仅仅来自外部,更来自于保守派阵营内部的裂痕。
当前,德国政坛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朔尔茨的表现,特别是他在辩论中展现出来的攻击性,打破了他一贯低调、平和的形象,展现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侵略性。有人评论说,朔尔茨这一场辩论中的表现,远远超过了人们对他惯有的印象。作为德国社民党的候选人,朔尔茨的这一强势反击,无疑是他为自己的政治前途而战的一次重要举措。而默茨则表现得更加温和,他试图用一种理性而冷静的态度来回应朔尔茨的指责,但在这场辩论中,他似乎缺乏足够的政治锋芒。
然而,朔尔茨的强硬立场并非仅仅针对默茨个人,而是对德国保守派的整体警告。在面对极右翼势力日益壮大的情况下,朔尔茨的立场变得愈发激进,标志着德国社民党正在做出更多的政治调整,以应对德国选择党带来的挑战。对于德国政治未来的走向,朔尔茨的立场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
德国选择党在本次选举中的崛起,已经不容忽视。这一党派不仅在民调中获得了惊人的支持,而且其政策立场与传统的保守派阵营有着极大的重叠,尤其是在移民和社会福利政策方面。德国选择党主张更严格的移民政策,甚至提出将移民问题视为国家安全问题,这一立场与保守派阵营的部分观点高度一致。而这种趋向极右翼的政治思潮,正是默茨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在这场政治较量中,朔尔茨展现出了与以往截然不同的姿态,一种更加主动、更具攻击性的姿态。这不仅是对默茨的挑战,也是对德国保守派、对极右翼势力的强烈反击。在当前全球政治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德国的政治走向不仅对欧盟,对世界格局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朔尔茨是否能够顺利维持社民党的领导地位,默茨是否能够带领保守派摆脱与极右翼的纠缠,成为德国政治未来的重要问题。
正如“明镜”周刊所言,德国政坛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变化。朔尔茨不再是那个温和的政治家,而是变得更加锋利和直接;而默茨,则在面对极右翼势力时显得愈加无力和矛盾。在这场政治风暴中,德国选民的选择,将成为未来德国政治版图的重要决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