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2月9日晚,德国总理朔尔茨与德国基民盟主席、联盟党总理候选人默茨展开首场电视辩论,双方在移民、经济、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等问题上分歧明显。此次辩论标志着本年度欧洲最重要的一场大选即将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两小时的交锋

与默克尔时代联盟党候选人和社民党候选人在电视辩论期间相互肯定、频频点头的场景不同,此次总理候选人电视辩论显得异常激烈和精彩。双方在移民、经济、防务问题上进行了近两个小时的激烈辩论,充分阐述了各自党派在这些问题上的立场和未来的政策方向。

显然,移民问题是本次辩论中最受关注的议题。默茨在辩论中尖锐地批评了朔尔茨政府近年来的难民政策,提出要在德国边境直接遣返非法移民,以遏制近期德境内由难民导致的暴力事件不断增多的趋势。

朔尔茨则对联盟党在难民问题上企图与极右翼政党选择党合作提出批评,称该行为削弱了德国战后针对极右翼的“政治防火墙”,但他在难民政策方面并未提出新的举措。

经济问题也是德国民众关注的重大议题,在辩论中默茨指责朔尔茨政府的经济政策导致德国经济衰退,失业率大幅增加。他提出一旦联盟党执政,将通过减税和市场化改革提振经济。朔尔茨对此进行了反击,称德国就业人数正在增加,在所有工业化国家中保持着较低的失业率,同时否认德国正在“去工业化”。他表示,如果自己能够连任,将延续之前的经济政策,通过绿色转型和技术创新拉动增长。

作为中间派政党,两党在许多问题上依然存在共识。例如在美德关系问题上,双方都认为维护跨大西洋联盟至关重要;在国防开支问题上,双方也认为需要进一步增加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在对乌克兰援助问题上,双方均支持继续提供武器援助,但朔尔茨倾向于不为乌提供“金牛座”巡航导弹。

不合格的对手

社民党和联盟党作为德国最大的两个政治党派,在二战结束后轮换执政,因此两党总理候选人在投票前进行电视辩论已经成为惯例。据了解,朔尔茨和默茨将于2月19日进行联邦议院选举前最后一次电视辩论。

但事实上,朔尔茨站在台上进行辩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德国福沙舆论调查所2月4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显示,各大政党或政党联盟中,联盟党排名第一,支持率为28%。德国选择党和社民党分别以20%和16%的支持率排名第二和第三。

回顾朔尔茨四年的执政,可谓是命运多舛。在他当选德国总理不久后,俄乌冲突爆发,由于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德国无法获得廉价能源,导致德国制造业成本大幅增加,出口成本上涨,在经济上对德国这一外向型经济体造成了严重打击。德国经济增长速度近年来在发达国家中垫底,昔日的欧洲经济“发动机”再次沦为“欧洲病夫”。

此外,朔尔茨领导的政府未能在难民问题上取得进展,仍有大量非法移民不断涌入德国。近期,德国国内爆发多起由难民引发的暴力事件,导致多名无辜的德国公民丧生。德国民众对难民问题的不满,导致具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极右翼政党选择党支持率大幅上升,该政党主张对难民采取极为严格的政策,认为德国应大规模驱逐难民。

谁是最后赢家

距离德国大选不到两周的时间,德国媒体和政治专家普遍认为,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发生,联盟党将赢得最多选票,默茨也将顺理成章地接任德国总理。

然而,联盟党接下来将面临令人头疼的组阁问题。现阶段,德国民众普遍期待能够再次组成由联盟党和社民党执政的“大联合政府”,该形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德国政策的稳定性和去极端化。在默克尔时代,该模式曾取得巨大成功。

但问题在于,由于选择党的崛起,分走了大量传统政党的选票。根据最新民调显示,联盟党和社民党的选票加在一起也无法超过50%。换句话说,联盟党不得不寻找一个小党,组成三党联合政府,但三党联合政府的稳定性将较差。本届德国政府是由社民党、自民党和绿党组成的三党联合政府,四年来内部矛盾不断,掣肘严重,最终因为社民党和自民党在财政问题上的分歧过大,导致本届政府提前倒台。

尽管选择党近来势头强劲,其总理候选人魏德尔在中文社交媒体上人气颇高,但由于德国政坛有主流政党不与极右翼政党合作的传统,因此选择党在此轮选举中可能遭遇“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不过作为最大的反对党,其在德国议会的影响力在接下来四年将不容小觑。

多年来,政局稳定的德国被视为欧盟的稳定锚,但现如今德国自身难保,国内政治陷入混乱甚至僵局。此次德国大选,将决定德国和欧盟未来几年的命运。

栏目主编:刘畅 文字编辑:顾文俊 题图来源:新华社

来源:作者:文汇报记者 赵海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