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是六盘水市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的补强工程,能静态储煤120万吨、年吞吐量500万吨以上。”2月7日,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项目业主现场代表周旺告诉记者,该项目除3号储煤场以外将在2025年6月底建成投用。届时,煤炭储配中心将发挥储、配功能,通过公路、铁路联运,带动煤炭开采、加工、物流、装备制造、贸易、结算、金融等行业稳步发展。
这天是农历正月初十,室外温度只有2℃,飘落的小雨中夹杂着雪粒,冰冷刺脸。可是在位于水城区老鹰山镇的项目建设现场,“热度”不减——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灌装车不停穿梭在各工点,工人井然有序在各自岗位进行安装作业。
“目前,省内工人返岗率达到90%以上,省外如湖南、江苏、安徽等地工人正陆续回来。”周旺说,为了“建成投用”这一天,参建各单位铆足了劲,全面进入攻坚时刻。
在施工现场,笔者见到了老熟人——杨瑞行,他作为项目业主贵州水城能投仓储物流有限公司的派驻负责人,从项目启动之初就“扎根于此”,对这儿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烂熟于心。
“水城区委、区政府确定项目建成投用时间为今年6月底,我们自加压力,将时间提前到5月底,6月份全面收尾、查缺补漏。”杨瑞行说,参建单位在春节前就储备了充足的建筑物资,节后组织人员、设备迅速到岗,正月初八项目建设全面复工。“因为进入了攻坚期,项目建设现在是一天一个样。”
正如杨瑞行所说,在这片热土上,一天有一个样。三个巨大的封闭储煤场拔地而起,每个储煤场长350米、宽73米,约有12层楼高。在1、2号储煤场里,皮带“走廊”贯穿整个储煤场,斗轮式堆取料机已经安装调试完毕。据介绍,这种无人值守的高效装卸机械,在数控操作下,能够连续从运输皮带上取料并平整、规范、快速堆料,是目前国内外大型储煤场采用的首选设备。
储煤场外,配套的储煤筒仓、运煤栈桥、火车快装站、汽车快装站、厂区道路等工程建设快马加鞭,不久后,从内蒙古、新疆等产煤大省来的动力煤和水城优质主焦煤,将采用公路、铁路联运方式,在储配中心存储并转运出去,将煤炭稳定、高效、安全地送至客户手中,满足六盘水市和其他地区的用煤需求。
去年7月进场施工的铁路专用线,非涉铁部分场平工程已完成90%,涵洞工程已完成60%;桥梁工程孔桩基础已完成;房建工程信号综合楼、机务整备间、货运综合楼基础垫层浇筑完成,站场、轨道、通信、电力等工程施工准备工作同步展开。
项目建设进入攻坚期,也吹响了“集结号”,首钢水钢集团公司、贵州能源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大唐发耳电厂等客户企业纷纷来联系入驻事宜,欲抢“最佳摊位”。水城区煤炭储配中心探索煤炭洁净化运输,用一条全封闭地下管廊,将储煤场与贵州能源水城区煤-焦-化-电循环经济基地项目连在一起,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无缝对接”。(六盘水市人民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