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公布32个城市和78家企业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全国试点名单,成都市、内江市2个城市和长虹格润、银谷碳汇、四川中再生、仁新科技4家企业入选,是西部地区入选数量最多的省份。
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再生资源回收总量700万吨、回收总值约230亿元,主要品种综合回收利用率达85%以上。
在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方面,成都编制《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发展规划(2020—2025)》《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等,推动成都市再生资源回收体系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在完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方面,成都累计建成(改造)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基地2个、再生资源分拣中心25个、回收站(点)3000余个。
让资源在使用过程中被最大限度地回收、再利用和再制造,是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中的关键一环。
根据记者了解,成都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城市矿产”基地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彭州航空动力产业园入选国家级再制造产业基地,园区内已聚集5家航空动力维修及再制造企业,并积极引导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延伸产业链,拓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业务。2024年,成都市回收报废汽车超6万辆,再制造汽车零部件销售额近1亿元。
除此之外,成都积极发展多元化回收模式。例如,在推广智能称重、智能分类、智能控制等智能技术应用方面,成都大力推进“互联网+回收”与“天府市民云”平台对接,利用社区便利店、便民服务点、社区服务站等构建在线预约、上门回收、绿色兑换、以旧换新、定制回收等多元化回收场景,培育新型回收企业20余家。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孟浩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张朝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