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一世,开心不开心,快乐不快乐,往往就是心态问题,你的心态里,藏着你的福气。而最好的心态,是这三个字,那就是平常心,拥有平常心这种心态,是真正内心强大的表现,也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恍然大悟。


来看一个佛家故事:

从前,有一个小沙弥跟随禅师学佛,但是经过了漫长的修行后,他依然无法开悟。于是,小沙弥再也按捺不住了,便到法堂去请示禅师。

见到禅师之后,小沙弥问道:“禅师,我每天都潜心礼佛,打坐从来不偷懒,念经也很用心,并且每天早起早睡,我想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可是,可为什么我这样努力还是无法开悟呢?”

禅师听了后,并没有急于解答,而是拿了一块盐、一个葫芦,他把盐和葫芦交给小沙弥,并对他说:“你去将葫芦装满水,然后再把盐倒进水中,如果盐立刻融化了,你就会马上开悟了!”

小沙弥听了后很高兴,于是按照禅师的指示把葫芦装满了水,然后把盐放到了葫芦中,但是,他却发现盐无法马上就全部的融化。于是,他只好跑回到禅师身边,说道:“禅师,我把盐块装进葫芦,可它无法立刻就融化啊!葫芦的口太小了,即使把筷子伸进去筷子也搅拌不动,根本不可能立刻就融化啊!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听了后不语,他接过葫芦,倒掉了一些水,这样,葫芦中的水就不是满的了,然后他就开始摇晃葫芦,没几下子,盐块就全部融化了。

禅师慈祥地说道:“你一天到晚都在用功,但却不留一点平常心。你就好比这装满水的葫芦,你不能摇,又不能搅,那又怎么能化盐,又如何能开悟呢?”

小沙弥越听越迷糊,他不解地问:“禅师,那你这么说的话,难道不用功就能开悟吗?”

禅师仍耐心地解释道:“修行就好比弹琴,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但是弦太紧又会崩断。只有不骄傲自夸,不急功近利,不妄自菲薄,时时刻刻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最终才能参禅悟道。”

小沙弥听罢,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从此开始心怀着一颗平常心进行修行。

生活中,拥有了平常心,是一个人最好的心态,是内心强大的表现,也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有了这种心态,才能抛弃浮躁,平静地面对一切,做到浮沉不乱,荣辱不惊,坦然接受周围的人群和世界,你的福气才会越来越多。相反,缺乏平常心的人,却总是在生活中急功近利,患得患失,正如故事中的小沙弥,在修行中无法静心,自然无法参禅悟道。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然而浮躁、虚华与张狂却是我们真正的敌人,因为这样的我们往往无法顺利地克服自己的张狂和妄语。因此,不妨像禅师告诉小沙弥的那样,以平常心去对待自己的努力和目标,以平常心的心态去处理周围的事情。如此,便可保持平和的心态,消除偏执、狭隘和狂傲之气,成就强大的内心和至高的人生境界。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