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泉界,不管从存世量还是价格上,能和银元大珍抗衡,恐怕只有雕母了吧?更贵的存量稀少撑不起盘子,级别低一些的价格又远远比不上银元。
唯有雕母,尤其是咸丰雕母,唯资本最爱。其背后的市场逻辑与收藏魅力值得深入探讨。
2024年最贵雕母:光绪宝源当拾背左星 宜和拍卖:270万
雕母钱是古代铸币的“始祖”,由匠人纯手工雕刻而成,用于翻制母钱,进而铸造流通货币。其核心特征包括:
1:工艺极致:钱文笔画清晰深峻,字口如刀削,地章平整光洁,铜质精纯无杂质。
2:存世稀少:因仅作为铸造模板使用,官方完工后多封存或销毁,民间流传极少。例如,清代雕母存世量仅数百枚,且多数藏于博物馆或顶级藏家手中。
3:历史意义:雕母钱直接反映当时铸币技术的最高水平,如清代雕母的书法艺术与雕刻工艺堪称巅峰,尤以咸丰朝为代表。
咸丰宝泉当五十 2024古泉园地拍卖:253万
咸丰年间因战乱频发、财政危机,新铸钱币版别繁杂,雕母更是推陈出新,成为近年来最受欢迎的古钱。
不但本身贵,雕母的稀缺性间接推高了母钱与样钱的价格。例如,2024年德泉缘拍卖中,“咸丰元宝宝源当千母钱”以59.8万元成交,而同场“咸丰宝源当十母钱”亦拍出35.65万元,足见母钱作为次级模板的市场认可度。
小玩家玩版别,中等档次的玩家玩母钱,土豪玩雕母,形成了古泉收藏中差异明显的层级机构。
咸丰宝源当十雕母 西泠印社2023年春拍:322万
雕母钱存世量极少,且多数已被机构或藏家永久收藏。以清代为例,中央钱局每年仅制作数枚雕母,历经战乱与熔毁,现存世量不足千枚。
它是古代工匠技艺的结晶,均代表了当时最高工艺水平。从书法到雕刻均为方圆钱币之代表。此外,部分雕母与重大历史事件相关(如咸丰朝应对太平天国运动的铸币),进一步提升了其文化内涵。
真品雕母钱文字笔画根部无粘连,比母钱更光滑、致密、无瑕疵,穿口经过精修(也有少部分未开穿)。多用精炼黄铜,色泽金黄,包浆自然温润,仿品常因材质低劣或做旧过度而露马脚。
宝泉当五百雕母 2022日本泰星:约合人民币1173万
史上最贵的雕母,当属2022年日本泰星拍卖会上,一枚“咸丰宝泉当五百雕母”以约合1173万元人民币成交,创下公开拍卖最高纪录。
当然,也有传言当时买家拍下并没有付款,各种传言满天飞,我们也没办法准确得知真相。
可以明确的是,这枚钱币在2023年日本泰星拍卖会上,再次拍出约合728万人民币的高价。
那么只有两个真相:要么之前是“托价”假拍,借机形成拍卖记录,然后成功拍出真正的高价。要么买家真的付款了,但放了一年时间就拿出来卖,血亏445万,你相信哪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