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

2月5日,广东“新春第一会”——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围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交流研讨,进一步凝聚共识、凝聚力量。广东科技报邀请科技工作者代表结合所在领域各抒己见,以科技创新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为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言献策。

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研究员张晔:

形成全链条生态体系,打造全球领先的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高地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广东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路径,也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广东作为中国经济的领军者,依托完备的制造业基础和资源禀赋,以及持续的科技研发与应用,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建注入了强大动能。

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科技成为关键引擎。生物医用材料作为新兴领域,展现出巨大市场前景,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通过科技创新,该领域可从三方面助力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核心技术攻关,突破国际技术壁垒,如高性能仿生支架材料、智能药物释放系统等,通过产学研合作,实现自主可控技术的产业化;二是创新平台驱动成果转化,搭建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链孵化平台,设立专项基金,吸引高水平人才和企业,加速科研成果商业化;三是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生态,聚焦材料研发、制造、检测、临床应用等环节,形成全链条生态体系,打造全球领先的生物医用材料产业高地。

总之,生物医用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将通过技术突破、平台建设与产业集群,为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创新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常务副院长张铭志:

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


对于医疗行业而言,要想实现广东医疗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更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产业基础方面,广东拥有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为医疗科技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在创新资源方面,广东汇聚了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氛围浓厚,为医疗科技创新和医疗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开放程度上,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与国际接轨程度高,更加有利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国际化发展。这些优势都为广东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疗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奠定了基础。

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医疗高科技产业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科技创新将催生新型的医疗业态和商业模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影像识别、辅助诊断、药物研发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不仅能持续提高疾病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果,并将显著提高医疗效率和服务质量。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医疗机器人的应用也将日益广泛,将改变传统医疗模式,大幅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将促进医疗资源共享,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问题,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此外,精准医疗产业也不断发展,基因测序、生物信息学等技术将不断进步,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医疗技术进步、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资源配置优化、医疗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强劲动力。以科技创新为引擎,推动医疗健康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方向发展,为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力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广东许仰曾数字液压研究院院长王起新:

构建数字液压技术创新体系,推动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


身处液压检测技术领域多年,我长期在关注并积极推动国内液压试验技术的创新发展。液压技术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技术之一,长期以来都受制于国外,严重制约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刚刚发布的《广东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5年行动计划》就是要求我们积极作为、前瞻布局,全面优化升级广东省产业体系,冲出中低端、抢占制高点、致胜新赛道。

在这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科技创新是关键,是核心,只有点燃起科技创新的澎湃引擎,才能真正推动产业变革更落地、更深入、更有效,科技创新的着力点在创新机制,发力点在创新战略。

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提出了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开拓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场景等实施科技创新强基行动计划,清晰了科技创新的发力点,同时也为一线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具体的奋斗方向。

广东许仰曾数字液压研究院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致力于数智液压关键技术的应用型研究,紧密结合市场行业需求,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提供数字液压关键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以产学研一体化为发展模式,通过与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构建数字液压技术创新体系,培养行业高层次创新人才,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设施农业研究所副研究员谭德龙:

注重绿色发展,促进设施农业产业深度融合


设施农业不仅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手段,更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作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基本特征,在设施农业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理应成为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在我省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科研人员需勇于担当,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科技创新,提升设施农业的智能化水平。致力于科技创新与研发,开发和应用新型设施农业技术,推动设施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机器视觉、深度学习和自动化等技术,构建设施农业的智慧管理系统,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精准化控制。

二是注重绿色发展,推动设施农业的生态循环。在设施农业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采用节能、环保、可回收的材料和设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三是深化产业融合,拓展设施农业的发展空间。设施农业不应仅局限于传统的种植领域,还应与畜牧、渔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同时,积极探索设施农业与旅游、教育等产业的结合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旅融合项目。

广东科技报社融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 | 杨楚瑜 麦博

编辑 | 刘肖勇 董敏炜

审核 | 冯海波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