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0日,《云南日报》第2版刊发稿件《“扎西会议”学术研讨会在威信召开》

2月9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和昭通市委主办的“扎西会议”学术研讨会在昭通市威信县召开。

此次研讨会是纪念“扎西会议”9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讲好“扎西会议”故事,回顾和总结“扎西会议”历史,深化“扎西会议”研究,充分挖掘“扎西会议”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积极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传承和保护利用,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弘扬红军长征精神、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1935年2月5日至10日,中共中央先后在威信县境内的水田寨花房子、大河滩庄子上、扎西镇江西会馆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政治局会议和政治局扩大会议,这些会议统称“扎西会议”。“扎西会议”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是中国革命在遵义会议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后的新起点。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从“扎西会议”的历史贡献、历史经验、时代价值等理论层面,“扎西会议”的重要史实、重要人物、重要事件等历史层面,以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红色基因与思政教育和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等实践层面进行了多维度探讨,进一步深化了对“扎西会议”的全面认识,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奠定了基础。

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等单位的党史研究专家,省内外高校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研讨会。


2025年2月9日,《云南日报》第3版“云岭时评”栏目刊发稿件《讲好红色故事 凝聚奋进力量》

今年是扎西会议召开90周年。光荣的传统和伟大的精神穿越时空,见证着我们党走向强大的艰辛征程,激励着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好党和国家的历史,对我们理解和坚守党的初心和使命至为重要。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云南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有很多感人肺腑的动人故事,要把这些故事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不断检视初心、滋养初心,不断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

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聂耳和国歌的故事,西南联大抗日救国的故事,闻一多发表“最后的演讲”、舍生取义的故事,“扎西会议”改组党中央的领导特别是军事领导、推动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新阶段的故事,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故事等代代相传。这些故事及其蕴含的精神是云南的宝贵财富,长期以来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磅礴动力。

云南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故事遍布各地,但如何将其讲好,却值得我们深究、需要不断探索。

史实准确是基础。我们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防止“低级红”“高级黑”,以对历史和人民负责的态度梳理、研究红色史实,全面系统建设云南红色文化资料体系,确保有据可查、有据可依,让准确的、无可争议的红色史实占据传播主流,成为云南各族群众的共识。

渠道创新是途径。讲好红色故事关键在于“讲”,但其方式可以结合时代发展、社会需求、人民期待进行创新。近年来,云南组织开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主题故事大赛,一个个红色故事让过去的历史变得更加立体生动,切实帮助全省各族干部群众加深对党的历史的理解和把握。我们可以从保护展示、文旅融合、文化传播等维度,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进红色资源活化、项目化、实体化开发利用,打造“讲好五个故事”产品体系和作品体系,让红色故事在一场场演出、一次次展览、一件件文艺创作中传得更广、更深入。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薪火相传。红色故事中,蕴藏着坚定理想信念、不怕吃苦牺牲、勇于斗争奉献等精神养分,在今天仍然闪耀光芒。我们应更加自觉地尊重历史、学习历史,在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奋斗状态走好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长征路。

来源/云南日报 记者 郎晶晶 沈迅 刘祥元 余国鹏

终审/胡华玉 编审/保进 编辑/刘玉

投稿/822996965@qq.com


转载请注明来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众号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