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昭通市威信县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资源作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绽放新时代光芒。


花房子片区乡村振兴示范点(资料图)。

走进威信县花房子会议会址,这栋古朴的“红”房子经过百年风霜,至今仍保存完整。它见证了党史军史上的重要决定,是威信县著名的红色地标,室内的一个个展板、一件件实物、一行行文字介绍、一份份珍贵档案,让人仿佛置身于那段艰苦的岁月。

2022年以来,威信县水田镇深耕红色文化,以花房子会议会址为核心,精心打造花房子片区乡村振兴示范点,修建红军长征过云南情景体验馆、红色记忆主题餐厅、红色广场,整个花房子片区民居亮丽整洁、道路宽敞干净……放眼望去,一幅美丽多姿的和美乡村画卷尽收眼底。


水田镇花房子片区楼上村民小组红色记忆主题餐厅(资料图)。

“中央红军长征来到我们水田寨,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红色资源,我们以此为依托,按照‘红色资源+村集体经济+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持续改善村容村貌,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努力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水田镇水田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郑绍均说。

近年来,水田镇整合“三寨一会址”旅游资源,以点串线、以线扩面,精心打造崖上石寨乡村振兴示范点。这里一面临水、三面临山,随着花石旅游公路的竣工投用,龙洞村彻底摆脱了闭塞的历史,走上了乡村旅游发展“快车道”,村民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开起了民宿,吃上了“旅游饭”。经过2年时间的打造,这里各项设施完善、风光旖旎,已然成为了“本地人留恋、外地人向往”的旅居目的地之一。加之,该村还引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运营赤水崖景区,以前影响群众出行的大山已变成了群众稳定增收的“靠山”。2024年,龙洞村接待游客6万余人,近两年村集体收入70万元,全村分红40万余元。


崖上石寨老屋改造区(资料图)。

“近年来,我们家乡旅游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我们从外面回来,将自己的房子改为客栈,还准备将夜宵做起来,把吃住融合在一起,让到龙洞的游客吃得开心、玩得开心、住得开心。”水田镇龙洞村村民陈莉说道。

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水田镇坚持以红色文化为核心,大力培育“红色+旅游观光”“红色+休闲度假”“红色+教育培训”等红色文旅融合新业态,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实现生产、生活、生态同步融合发展,使之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点和全域旅游发展的示范点。

“近年来,水田镇以‘扩红引领新高地,赤水河风光揽胜地’为发展目标,深挖红色资源、发展民族资源、依托自然资源,全力推进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以发展全域红色文化旅游为核心的‘一核四区’发展格局,实现旅游资源的深度融合发展,外来游客日益增长,民宿、乡村旅居等产业蓬勃发展,群众增收迎来新盼头。”水田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桂世芬介绍道。


花房子内部陈设(资料图)。

近年来,威信县不断赓续红色基因,激荡红色血脉,弘扬红色文化精神,大力发展红色研学经济,推进赤水河流域(威信段)治理保护,加快产业培育步伐,增添美丽县城建设的文化厚度和生态灵性,使红色文化成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源泉。

如今,在威信这片红色热土上,一个个美丽乡村焕发新颜、一项项产业蓬勃发展、一幅幅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正徐徐铺展。(白芯、鲁丽 文/图)

来源:威信县融媒体中心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