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小刀99
原创/小刀99
今天有消息说,《哪吒2》票房已超80亿。
仅昨天就10亿。昨天是星期日,人多,以50元/张票价计,不难算出观众有多少。今天周一,或许不会再有10亿,但再过时日,奔百亿可能不是问题。
这是一部电影的奇迹。
创造奇迹的是四川人饺子和他的团队。
我原先以为饺子属鬼才,看了媒体披露他的成长,知不是。
这位传奇导演没有三头六臂,他只是很幸运地发现了自己的特长,坚韧,专注,煎熬着,一步步走到今天。
这是他献给世界的一粒盐,让这个春节档显得有滋有味。
南方曾有媒体说,四川人是天下人的盐。
盐很重要。没有盐的山珍,你吃不下;没盐味的肉,你闻一闻都想吐。
有咬卵匠和我搞嘴劲:小刀,老子吃面不放盐,吃酱油行不?
我说滚你的淡吧,没盐能做得出酱油?
唯有盐,才能让世界有滋有味。
哦,对了,四川人很少用“有滋有味”这个词,他们一般说“有盐有味”。
重庆人也这么说的。
大家都喜欢的川菜,真正的起点在盐味而不是麻辣。
四川人是天下最懂盐味的人。
媒体说,他们喜欢用嘴巴去衡量人的生命价值。若是自由、豪爽,浑身通泰不拘一格者,他们不说有情有义,只说“有盐有味”。
反过来,一辈子谨小慎微,为物所役、与邻为壑的,就叫“没盐淡味”。
官话说叫白白来了世上一回。
要想不白来,就得自己去出息。出息要靠时间煎熬。
1980年出生的饺子,经历了无数孤独寂寞的煎熬。他始终没放弃。
从《哪吒1》到《哪吒2》,饺子销声匿迹5年,付出了超出常人的坚忍与磨砺,才在开春之前给了我们最能咀嚼的盐味。
另一个四川人刀郎,沉寂10年之久,携新专辑《山歌寥哉》重出江湖,一首《罗刹海市》犹如深水炸弹,横扫整个华语乐坛。
是的,这两个四川人,从去年到今年,给了我太多的惊喜和快乐。
他们活得是不是有盐有味我不知道,但他们精心烹饪端出来的菜,绝对有盐有味。
至少让几亿人尝到了。有的人还醉了,哭了。
有人说他们是鬼才。四川盆地历来出鬼才。
其实不是。它应该是一种文化交融的结果。巴蜀文化、三国遗风、湖广移民、远离战争、安静闲适,让四川自古既是避难之地也是多元文化的交汇地,形成了兼容并蓄、开放包容的文化质。
文化决定性格。四川人勤劳、倔强、乐观、豁达而且非常幽默,既有困境下的忍耐力,又有突破桎梏的冲击力,还有反抗外来侵略的爆发力。
很多人读不懂四川。极少数人能真正读懂。据说1970年代初,教员派中将刘兴元去治理四川前,曾让他到成都后,一定要去武侯祠深读一副对联
清人赵藩写的:
能功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对联很多四川人都晓得。他们就是这样的人。
是的,无论四川人还是重庆人,他们或许更自由地遵从于内心,更凸显人的精神主体性和灵魂的自由性。
以至,四川人鬼精灵多,花花肠子多,有创造的人才也多。 所以,无论饺子还是刀郎,不整则罢,要整就整出个惊天动地出来。
有个视频说,四川的抑郁症是全国最少的。这个我说不好。
我想说的另一个段子是,1997年重庆直辖后,有些重庆文化人突然膨胀了,提出能不能把川菜改为“渝菜”,把川江改为“渝江”,把川北凉粉改为“渝北凉粉”——这心态,能出饺子?
我只怼了他们一句:滚你的三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