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陪伴大家走过2个月的时光后

“瓷色·中国青——3至13世纪青瓷名窑特展”

将于2025年2月23日落下帷幕。

把握最后的机会,到展厅

观土与火的艺术

听器与诗的交响

与古典青瓷面对面

感受那一抹色彩永恒的温度



展览现场

在中华文明长河数千年奔涌激荡中,瓷器以最独特的符号与笔触,成为中华文化长卷中最具辨识性的创造与标识之一。青染殊美,瓷以致用,“瓷色·中国青——3至13世纪青瓷名窑特展”汇集14家文博单位精美展品300余件,旨在通过介绍中国古典青瓷的起源和发展,展示窑业技术交流和南北文化交融下,中国古典青瓷的传承与创新,展现意韵流长的中国审美。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通过“远山含翠”、“秘色缥青”、“玉蕴之色”、“梅子甜青”四个主题单元,从商代中期原始青瓷的诞生讲起,历经东汉晚期成熟青瓷的问世、两晋南北朝时期的蓬勃发展,直到唐宋时期的鼎盛辉煌,完整地勾勒出青瓷发展的历史脉络。





展览现场

展览中的唐代秘色瓷八棱形净瓶、北宋汝窑天青釉莲花式温碗、西晋越窑青釉堆塑罐、宋婺州窑青釉长命富贵铭堆塑瓶以及宋耀州窑青釉葵花纹盘等精美展品,更是为这段历史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和实证,让观众们领略到古人匠心独运的艺术造诣,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而来的文化温度。







展览现场

一次驻足,恰似灵犀一点

相信已经看过展览的观众

一定曾被某件展品深深打动

让我们再度沉浸于此

细品古典青瓷的深远意蕴与独特风华

对于即将踏入展厅的你

不妨在这一方文字天地“先行一步”

与小瓷一同揭开部分展品的神秘面纱

当你亲临现场时

必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

收获前所未有的体验



▲唐代秘色瓷八棱形净瓶

净瓶,盛水供饮用或洗濯,又称水瓶或澡瓶。这件净瓶以造型与釉色取胜。整体线条流畅,器型简洁。通体釉色青绿,釉面润泽光亮,犹如一汪湖水,尤其是瓶体凸棱部位釉色浅淡,更增加了器物的美感。整件净瓶表面十分光洁,无纹饰仅作简单的八棱形,展现着东方文化的内敛含蓄之美。



▲北宋汝窑天青釉莲花式温碗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汝窑青瓷釉色犹如雨过天晴后的天空,湛蓝中透着一抹淡淡的青色,清新而又宁静。种平淡含蓄的釉色于朴素中隐露出静穆典雅的意蕴,迎合了当时统治者的审美取向。汝窑不仅釉色美,而且器型也优美,冠绝天下,以最简练的线条、釉色表现出最美的内涵,所以宫中“惟用汝器”。这种莲花式温碗流行于晚唐至宋时期,碗似未盛开的莲花,线条温柔婉约,高雅清丽,在日常使用中通常与一执壶配套,用以温酒。



▲宋婺州窑青釉长命富贵堆塑瓶

堆塑工艺的应用,是婺州窑区别于其他窑系的一大特征。此件堆塑罐盖为葫芦形,盖顶至口沿间饰有四条宝珠带;盖面刻有“长命富贵”四字,肩饰双竖系,腹部贴塑飞禽走兽和人物形象。婺州窑陶瓷作品创作的一大特色就是托物寄意,这些器物寓意于形,形美意丰,虽然跨越千年岁月,仍能令人感受到其生命的活力和文化的张力。



▲南宋龙泉窑青釉海棠式瓷瓶

除了各种如冰似玉的“梅子青”“粉青”瓷之外,黑胎青瓷也是龙泉青瓷产品中最为独特的品种。这类瓷器不论从瓷土淘洗、配比、拉胚,还是施釉、利器等工艺环节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这件青釉海棠式瓷瓶疑是龙泉窑生产的黑胎青瓷,通体开片,浑然天成,因瓶口和瓶体部分像两朵盛开的海棠花,故名。

“瓷色·中国青——3至13世纪青瓷名窑特展”

观展余额仅剩15天

还未走进展厅的朋友

快来四川宋瓷博物馆

赴一场与青瓷的浪漫之约

(来源:四川宋瓷博物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