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春之际,气温逐渐回升,但昼夜温差依旧很大,天气忽冷忽冷,容易招来呼吸道传染病。尤其是春节后的返程高峰和开工热潮,人口大规模流动,进一步加剧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处于当前情况,我们要小心哪些呼吸道传染病?又该如何做好个人防护呢?
一、春季病毒高发,警惕3种常见呼吸道传染病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通过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及支气管等呼吸道途径侵入体内而引发的传染性疾病,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结核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种类较多,其中,病毒是引发呼吸道传染病的主要“元凶”,此外还包括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值得注意的是,呼吸道传染病往往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常在冬春季节高发。当前正值春季,天气变化多端,昼夜温差显著增大,这种不稳定的气候条件容易削弱人体的免疫力,使得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从而给病原体以可乘之机。加之春季人们户外活动增多,人群聚集的机会也随之增加,这无疑加剧了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风险。
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比如咳嗽、打喷嚏,甚至说话时产生的飞沫都可能携带病原体。此外,接触被污染的物体表面,再触摸口鼻,也可能导致感染。对于老年人、儿童、孕妇以及免疫力较弱的人群而言,呼吸道传染病的威胁更强;而经常出入公共场所、频繁接触人群的上班族、学生等,也更容易中招。
在众多春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中,普通感冒、流感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尤为常见。它们的症状虽各有不同,但都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需要加以重视: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通常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喉咙痛等。
普通感冒属于自限性疾病,一般来说,7-10天内会自行痊愈,无需特殊治疗,只需注意休息和适当缓解症状即可。
2、流行性感冒
流感比普通感冒比普通感冒严重,常见症状包括高烧(通常超过38.5℃)、头痛、肌肉酸痛、乏力、咳嗽等。
流感不仅症状更重,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患上流感后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治疗。
3、肺炎支原体感染
这种感染常被误认为是普通感冒或流感,但其症状更为持久,常见症状包括持续咳嗽、发热、胸痛等。肺炎支原体感染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引发肺炎,尤其对儿童和老年人威胁较大。
综上,春季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时刻,了解这些常见疾病的症状与防护措施,对于确保自身和家人的健康至关重要。
二、家中常备3种药,病毒来找不用怕
呼吸道传染病的常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鼻塞等。很多患者在感染后会购买感冒药、解热镇痛药、止咳药等来缓解症状。然而,多重用药容易带来副作用,比如药物相互作用、肝肾功能负担加重等。因此,选择一种能够缓解多种症状的药物,显得尤为重要。其中,特强幸福伤风咳素可以缓解因普通感冒引起的多种症状,如鼻塞、流鼻涕、咳嗽等,不仅免去了同时服用多种药物的麻烦,还能降低多重用药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更加便捷安全,可以作为普通感冒初期患者的优选药物,帮助提升患病期间的生活质量。
而针对流行性感冒,常见的抗流感药物包括奥司他韦等。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减轻症状并缩短病程。需要注意的是,抗流感药物在发病48小时内使用效果最佳,因此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应尽早用药。若流感后期,咳嗽、乏力、鼻塞等不适症状仍持续,同样可服用特强幸福伤风咳素,帮助身体恢复。
对于肺炎支原体感染,通常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等。这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支原体的生长,缓解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导致耐药性增加。
三、日常做好4件事,远离呼吸道传染病
除了备好药物,想要远离呼吸道传染疾病,日常生活中的防护措施同样重要。坚持做好以下4件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在春季远离呼吸道传染病:
1、接种疫苗
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尤其是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患者,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必要时接种肺炎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2、做好个人卫生
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关键。尤其是在咳嗽、打喷嚏后,或接触公共物品后,务必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洁双手。同时要注重呼吸道卫生,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定期漱口并清理鼻腔分泌物,减少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
3、少去人员密集场所
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尽量减少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尤其是密闭空间。如果必须前往,建议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
4、防止交叉感染
如果家中有人感染了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患者应佩戴口罩,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并及时处理用过的纸巾。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常用物品表面。
总结:春季虽然气温回升,但呼吸道传染病的威胁依然存在。通过了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家中常备药物以及日常防护措施,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希望大家在这个春天,远离病毒,健康一整年!
参考资料:
1、蒋华英. 春季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 [J]. 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0, 23 (06): 1991-1992.
2、焦娟,马佳丽,黄思妺,等. 呼吸道感染“元凶”大筛查 [J]. 大医生, 2024, 9 (16): 145-146.
3、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国健康教育中心. 常见呼吸道感染防治百问百答[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312.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