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生态城管委会获悉,近日,由天津市生态环境局组织评选的首批3个市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名单公布,生态城静湖入选其中。从获评天津市“最美河湖”,到入选天津市“幸福河湖”,再到成为美丽河湖优秀案例,静湖取得的一项项荣誉,让生态修复治理的努力更有“含金量”。
从20世纪70年代起,静湖所处的这片湖泊就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地,随意倾倒的废水填满整个湖泊,水体严重污染,散发着阵阵恶臭,是名副其实的“污水库”。多年来的污染物排放积累,造成湖水水质已严重恶化为劣五类,底泥呈现汞、镉、砷、铜等重金属污染,生态功能完全丧失。
记者了解到,生态城在开发建设之初,就将占据区域1/3面积的污水库治理作为修复生态环境的“一号工程”。面对废水沉积、水体严重富营养化、基本丧失水生高等植物生存条件等情况,生态城采取清淤底泥、疏浚排沥河道、填土加固河堤等措施,通过独创的“带着污水治污泥”方法,历时三年,将215万立方米污水和385万立方米的污染底泥完成根治。
经工艺处理后,被污染的底泥按照轻、中、重度,分别用作路基、烧制陶粒和填埋堆岛,实现了资源化利用,蹚出了一条国际领先的污染场地治理新路,为重污染水体治理和污染场地修复提供了典型示范,相关技术已成功在山东沂河、天津大沽排污河、浙江玉环湖库等项目上得到复制推广。
沉疴渐去,清风徐来。为了让静湖“活”起来,生态城实施水系连通工程,通过静湖与故道河、蓟运河等水体的整体循环和水体交换,逐步实现“水清、水动”。生态城水处理中心的达标尾水和市政雨水也成为静湖的生态补水,每年可补充水源2500万立方米以上。
为了让水域面积达117万平方米的静湖,真正成为区域内最大的景观湖,生态城沿湖建设7.6公里的环湖景观绿化带,并搭建亲水平台、设置步道、小桥、垂钓点等多种休闲娱乐设施,逐渐成为居民散步、露营、垂钓、赏花的幽静之选。静湖的“太阳岛”内种植了国槐、柽柳、火炬等本地适生植物和耐水型植物,绿化景观面积达20万平方米。特别是每到春夏之际,岛上的大滨菊、向日葵等花卉迎来盛放期,浪漫的“出片”氛围,成为市民游客拍照打卡的“网红地”。
巩固“治污成果”,离不开长期的维护和养管。生态城将静湖纳入“河(湖)长制”管理体系,结合水域实际制定养护实施方案;通过智能化手段,实时监测水质变化;对入湖排水口的整治和岸线垃圾及水面漂浮物的常态化、长效化监管治理;布设太阳能曝气设施、种植水生植物,完善水生生态链……一系列举措,让水体的自净能力和生态功能持续提升。
静湖的“脱胎换骨”,展现了生态城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良好的景观环境,也成了招商引资的“法宝”。目前,静湖周边已吸引方特欢乐世界、“熊出没”主题酒店、天津津翔野生动物园等文旅项目,为生态城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提供重要支撑,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来源:津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