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明日正月十四,除了守财神,还有5大传统要知道,寓意岁岁平安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到正月十四了,是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的前一天,人们要在这天试花灯,为迎接正月十五元宵节做最后准备!
从民俗上来看,正月十四这天的节日和习俗是非常多的,是祈求财神保佑和寓意平安的一天。
提醒大家,正月十四这天可别可哪走,要好好待在家里“守财神”。传说这天有神仙下凡到人间,来查户口,看看每家每户有几口人。如果你不在家好好待着,出去闲逛去,可能会把你漏掉,就没法获得财神的保佑了。
因为,神仙是会根据家里实际的人数来分发粮食,你不在家里,肯定没你分。
那么,怎么才能让财神看到你呢?古人的做法是,这天晚上要早点上床睡觉,然后把鞋放到床边,神仙一看有几双鞋,就知道你家有几口人了。
并且,在古代,人们还要把每间屋子都点起蜡烛,要彻夜不熄,一直到第二天早上。现在,我们方便多了,有了灯,不用再像古人那样得看着了。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要让财神爷看到自己家的情况,别漏一人,希望财神能多发点粮食。
有些人看到这,认为古人非常迷信。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他们这样做,只不过是表达了承认自然力量的不可控,又试图通过“礼待”来达成人与自然的平衡。是对自然力量的妥协与安抚,希望得到财神庇佑,五谷丰登,阖家幸福。
当然,我们现在不会再像古人那样来守财神了,要与时俱进,通过采取一些行动,吃一些有寓意的食物和谨言慎行来表达对财神爷的尊重,同时祈求财神爷保佑!
那么,怎么做呢?
首先,要想获得人家的帮忙,肯定要把你诚意表现出来。所以,正月十四这天,我们要准备一些水果、糕点、酒菜等祭拜财神,祈求财神爷保佑财运亨通。然后,别忘了,把家里每间屋的灯都打开,彻夜不熄,让财神爷看清家里的实际情况。
其次,我们要吃一些寓意美好的食物。例如,我们可以吃汤圆,寓意团圆美满,象征财富滚滚而来。还可以吃发菜或饺子,其中发菜谐音“发财”,饺子象征招财进宝。
最后,就是要谨言慎行了,体现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例如,在这天不说不吉利的话、不争吵、不浪费、不打破碗碟等等。
正月十四这天,除了守财神以外,还有5大传统要知道,寓意岁岁平安!都是什么呢?下面来具体看一下!
一、拜临水娘娘
在我国一些地区,有在正月十四拜“临水娘娘”的习俗。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她是干什么的,她其实是唐朝大历年间的一个人,后来被塑造成为了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又叫“顺天圣母”。
我们知道,古代妇女不像现在地位这么高,男人也不像现在这样都是听女人的,地位是比较低的。因此,就要塑造一个这样的神,来给难产妇女一些心灵上的安抚,希望她能够保佑生产顺利。
所以,在古代每到正月十四这天,一些地方的妇女就会拜临水娘娘,祈求保佑自己能够顺利生产,家庭更和谐、平安、幸福。
总之,临水娘娘是专管人间生育,成为中国最出名妇女儿童保护神——“陆上妈姐”。
二、伏羲诞辰日
正月十四这天还是伏羲(人宗爷)的诞辰日,人们会用丰盛的祭品来祭拜他。并且,还会举行一些活动表达对伏羲的尊重和祝贺他生日快乐。例如,给伏羲(人宗爷)唱戏,耍社火等,祈愿保佑岁岁平安,人寿年丰。
三、喝亮眼汤
“喝亮眼汤”这是一个地方性的习俗,很多地方没有这个习俗,主要是流行于我国浙江新昌、嵊州等地。
旧时,人们认为喝了亮眼汤,能够使眼睛更加雪亮,这样能够更清楚的欣赏元宵灯会,以美好的心情来迎接新的一年。
另外,有些地方的人们,还会在正月十四这天的晚上,在角落里撒上乌梓。他们相信,这样做可以让老鼠眼睛瞎掉,猫的眼睛更亮,让老鼠无处可逃,保护粮食不让老鼠吃掉。
当然,这个习俗现在已经没有人会再照做了,但不妨碍我们去了解各地的文化习俗,这样才能使节日氛围更浓。
四、试花灯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很多人都盼望着这天去开灯。所以,正月十四这天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要在这天把所有的灯都试一遍,确保正月十五这天能够顺利举行。
不过,我国地域广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正月十五这天过元宵节的。例如,我国台州地区就是正月十四过元宵,八月十六过中秋。并且,台州正月十四元宵夜这天要吃糟羹,也是全国独一无二。
那么,你知道“糟羹”是啥吗?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
五、送蛴蟆儿
这个习俗也是一个地方性的习俗,主要在我国遂宁市蓬溪县新星乡一带流行,是一种祈福的活动。
每到正月十四这一天,老百姓都要敲锣打鼓、配合民谣,将挂着“蛴蟆儿”灯笼的竹杆插进田间、河滩,俗称“送蛴蟆儿”,用来祈福新一年里能够五谷丰登,衣食无忧。
这个民谚是这样唱的:“十四夜,送蛴蟆儿,蛴蟆儿公,蛴蟆儿婆,把你蛴蟆儿送下河。”
正月十四到了,您那边还有哪些习俗呢?期待您的分享,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