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佳节漫步九曲桥

是许多上海人

祈福的方式

为何人们会将

自己对新一年的希冀
寄托于一座桥?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桥梁被视为祈愿与通达的象征

游古桥

吃汤团、看花灯、猜字谜……元宵节就快到了,大家准备怎么过呢?对不少上海人来说,逛豫园灯会时,走一走九曲桥,是重要的仪式感之一。这背后寄托着人们的祈愿:在弯弯曲曲的桥上走一遍,把不顺和烦恼统统抛掉。


九曲桥

其实,走九曲、祈平安的习俗,是上海老底子“走三桥”的延续。“走三桥”是在元宵节的夜晚,结伴出游的妇女们要走过三座桥,以此祈福新的一年无病无灾。那场面一度热闹极了!清代上海人秦荣光在《上海县竹枝词·岁时》中,就曾用“是夜倾城出游”形容当时的盛况。


清末《图画日报》所载《上海新年之现象·走三桥》

(图源:上海市档案馆)

如今,“走三桥”的民俗虽然早已淡出人们的记忆,但上海古桥承载的美好回忆和真挚祝福,依然滋养着大家的心灵,吸引人们驻足流连。

比如,对南翔古镇的居民而言,八字桥让人听着就欢喜。来听这首民谚:“走过吉利桥,大吉大利鸿运照;走过太平桥,四季平安身体好;走过隆兴桥,事业兴旺节节高。”您可能要问,八字桥和民谚里的吉利桥、太平桥、隆兴桥有什么关系?实际上,八字桥正是由这三座石桥组成的。它们两两相交,看起来像个大大的“八”字,八字桥便由此得名。

如果您到了被誉为“古桥博物馆”“江南桥乡”的金泽镇,大概会为迎祥桥陶醉。它美得出众,像是一道跨越水面的彩虹。元代书画家赵孟頫、明代政治家刘伯温等,都忍不住为它写诗作画。走上去,不妨留意下它的样式。600多岁的迎祥桥没有栏杆,是典型的元式桥梁,还被今天的人们视为“连续简支”梁桥的鼻祖。


迎祥桥

(图源:绿色青浦)

当然,您还可以去方塔园探访全国仅存的木肋石板桥——望仙桥;在云间第一桥感受松江二十四景之“跨塘乘月”的美好;或者前往金山廊下镇的山塘桥,体验一脚跨上海、浙江两地的趣味……




上图:望仙桥 / 左图:云间第一桥 / 右图:山塘桥

(部分图源:上海松江)

欢迎大家到这些上海古桥走走

遇见那一份份静候着的小美好!

DeepSeek眼中的宝山,竟如此惊艳!

宝山“三箭齐发”,打造未来之城

宝山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瘦身提质”,拿地公招办证缩至60天

编辑:陆天宇

资料:上海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