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初期,许世友每个月的工资是400元,按照当时的物价,茅台酒500毫升的出厂价是1.28元,零售价充其量2元。
按照常人思维,其实一瓶茅台的价格不太贵,到了60年代,由于粮食生产的下降,酿酒成本提高,茅台酒的零售价涨到了一倍,到了70年代,茅台零售价达到了12元。
如果你的工资是400元,平时偶尔喝一瓶12元的茅台也正常,但是如果经常喝,那就可能要超出自己的日常开销了。
据许世友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许世友性格豪爽,退休后有很多客人开看望他,在留客人吃饭的饭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茅台酒,都是许世友用自己的工资买的。
所以长期以往下去,明显入不敷出,工作人员也十分着急,所以本着省钱、有益健康的初衷,工作人员建议许世友戒酒,如果非要喝酒,喝酒的支出不得超过工资的一半。
但许世友性格执拗,据医院的护士回忆,在许世友病重期间,医生不建议许世友喝酒,但许世友还是要偷偷跑到卫生间喝酒,这让很多人都没有办法。
为了许世友既想喝酒,又不能超过预算的问题,工作人员想出了两个办法。
第一,许世友曾出版《回忆录》,有一些稿费,许世友表示自己的稿费要全部交给国家,自己一分钱不留。因为许世友认为,自己的写作功底都是毛主席教他的。之前有一次毛主席让许世友多看名著,许世友却说《红楼梦》写的都是吊膀子的事情。毛主席得知后狠狠地批评了他,让他不要天天就知道打仗,要学点文化。所以在毛主席的教育下,许世友逐渐开始写作。尽管如此,工作人员还是决定从稿费中拿出一部分用于许世友买酒,剩下的钱全部交给国家。
即便如此,由于许世友喝酒量大,工作人员还是不能满足许世友的喝酒要求,不得以之下,工作人员想到了第二个办法,那就是买“假茅台”
当时南京军区西村农场请来了一个酿酒师傅,这位师傅酿造的白酒一直作为内部供应,许世友也喝过这种酒,还说和茅台的差别不是很大,对此赞不绝口。
所以工作人员考虑,是不是可以拿这种酒,装到茅台的瓶子里,然后拿给许世友喝。为了实现这个办法,并且瞒住许世友,工作人员每次做“假酒”的时候,会事先和来家里的客人偷偷说好,喝的时候一定要说这个“茅台酒”好喝。
所以就这样,这个办法屡试不爽,许世友喝了很久都不知道真相,这种两全其美的办法,成功减轻了许世友工资中对茅台酒的支出。
一直到1985年,许世友被确诊为肝癌,医生对许世友下达了严格的禁酒令,希望许世友少喝酒。
或许正是在医生的严密“监视”下,许世友才慢慢对酒的需求减少,但依然在病情期间多次饮酒,毕竟对老将军来说,喝茅台酒已经成为了一种寄托,不喝根本不行。
1985年10月,许世友病情加重,于10月22日与世长辞。据说在许世友的陪葬物中,就有一瓶茅台和一个玻璃杯,或许亲人是想让将军到了天国依然可以和战士们豪饮吧。
许世友去世时,遗产只有1000多元,如今在许世友的目前,已经有无数的茅台酒瓶,这都是后人拿一些空酒瓶来祭奠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