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元宵,赏戏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承载着团圆美满的美好寓意,象征着幸福安康与阖家欢乐。2月9日,滨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 “非遗文化闹元宵——戏曲艺术” 主题活动,邀请山东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戏曲教师李思嘉走进 “星火课堂”,为40余名少年儿童带来了一堂精彩的戏曲艺术课程,现场充满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和节日的喜庆气息。
活动中,李老师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戏曲艺术的起源、发展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她通过生动的讲解和互动,让孩子们了解了京剧、豫剧、黄梅戏,以及吕剧、沾化渔鼓戏、博兴扽腔、东路梆子等滨州地方戏的不同流派特点,并展示了戏曲中的经典唱段和表演技巧。
李老师把对孩子们的新春美好祝愿和关爱之情融入到教学中,耐心指导、亲身示范,一招一式、一颦一笑,在课堂上用专业的讲解、生动的演绎为孩子们打开了戏曲艺术的大门,一个个精彩的戏曲动作在细致教学中被孩子们认真模仿,生动展示了中华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让现场的孩子们领略了戏曲的魅力。
活动最后,李老师组织孩子们画京剧脸谱。孩子们热情高涨,纷纷拿起画笔,精心构思、细心描绘,用鲜艳的色彩和独特的创意,在脸谱上勾勒出自己心中的戏曲形象。不一会儿,一幅幅风格各异、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便呈现在大家眼前。孩子们自豪地展示着自己的脸谱作品,成就感溢于言表。
一段段韵味十足的戏曲唱腔余音绕梁,一个个优美灵动的戏曲动作传递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一张张色彩斑斓的京剧脸谱彰显着孩子们的奇思妙想。此次活动不仅为即将到来的元宵节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让孩子们在欢乐中领略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激发了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来源:青春滨州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