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想法再读新闻,2月9日的新闻联播中报道了春节期间全国文博旅游出现热潮,根据相关数据齐齐哈尔今年春节旅游数据也十分亮眼,今天简单聊一聊齐齐哈尔旅游那些事:

首先,小编要表明一下观点,旅游业绝对不会成为齐齐哈尔市的支柱产业,所以没有必要投入过多的资源和精力,否则投资与回报不一定成正比。齐齐哈尔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和重工业城市,旅游资源十分有限,随便找一个齐齐哈尔本地人让他推荐去哪里旅游,相信大部分齐齐哈尔人都难以推荐出5个以上的游玩场所。这一方面和齐齐哈尔有限的自然旅游资源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了齐齐哈尔这几十年并没有在旅游方面投入太多的人力和物力。

虽然齐齐哈尔不是传统的旅游城市,但旅游业确实能够成为齐齐哈尔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有针对性的,高性价比的旅游项目的开发还是有一定的投资价值的,而且能够间接带动齐齐哈尔相关行业的繁荣。我想说的这个高性价比、有特色的旅游项目就是开发具有齐齐哈尔本土特色的文博旅游。

城市文化是开发旅游项目的重要思路,很多人不了解齐齐哈尔有哪些城市文化,因为很少有人去总结、去宣传,更没有相关的企业去运营开发齐齐哈尔的文化。齐齐哈尔独有的文化有,鹤文化、冰球文化、烤肉文化、酒文化、重工业文化等等。这些文化给齐齐哈尔文博旅游项目的开发提供了很多的思路,那么齐齐哈尔文博旅游应该有哪些重点开发的领域呢?

1、文化遗产活化利用

齐齐哈尔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昂昂溪古文化遗址、金长城遗址、龙沙公园等文化遗产,但是这些文化遗产并没有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作为齐齐哈尔本地人很多都不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要想把这些文化遗产开发成旅游项目,首先就要让齐齐哈尔人了解、学习、宣传这些文化遗产,怎样有针对性地开发出配套的旅游线路,需要相关企业认真研发,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大力支持,让齐齐哈尔对这些文化遗产引以为傲。具体可以开发研学旅游路线,针对青少年和大学生推出历史文化研学线路,提升文博旅游的教育价值。

2、红色旅游的开发

齐齐哈尔拥有打响抗战第一枪的江桥遗址,是东北抗联重要的历史内容,也是齐齐哈尔文化旅游的特色项目。但是由于齐齐哈尔红色旅游内容较为单一,希望能够与其他城市联合打造出红色旅游项目,做出跨区域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增强文化教育功能。

3、深挖工业旅游资源

作为东北的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有很多重工业历史遗迹,如何把这些历史遗迹集中起来,打造成工业旅游资源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通过建设重工业文化博物馆和主题公园的方式,向外界展示出齐齐哈尔曾经在重工业上取得的辉煌成绩,鼓舞齐齐哈尔市民在新的工作岗位再创佳绩,彰显齐齐哈尔的文化自信。

还是那句话,齐齐哈尔不是旅游城市,经济发展还要依靠传统产业,但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实现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在提升旅游品质上,还有以下两个建议:

1、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比如冬季冰雪游要在景区设置热屋,提供热饮,保证南方游客的取暖需求。此外,为迎合未来新能源发展的趋势,要在景区内修建足够的充电设施。

2、要实现智慧化旅游管理。通过第三方平台让游客能够真实地反映齐齐哈尔旅游的心得和闭坑指南,对于游客反响强烈的问题要重视并整改,对游客提出的好的建议要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只有和游客形成良性的互动,才能够不断提升齐齐哈尔旅游的品质,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2月9日新闻联播中蕴含的商业机会:

1. 文博旅游热:新闻中提到,春节假期超7200万人次走进博物馆,显示出文博旅游的巨大潜力。文博场所可进一步丰富展览内容,提升服务质量,吸引更多游客参观,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同时,相关文创产品的开发和销售也将迎来新的机遇。

2. 国际商贸复苏:义乌国际商贸城开市首日客流达23.5万人次,同比增长3.07%,反映出国际贸易的回暖趋势。商家可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提升产品竞争力,扩大出口份额。

3. 新能源车市场:新闻中提到了让新能源车畅行春运路的科技密码,表明新能源车市场正在快速发展。相关企业可加大在新能源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方面的投入,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

4. 居民消费增长: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扩大,显示出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零售业、餐饮业、娱乐业等可针对消费者需求,推出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消费增长。

5. 外贸增长机会: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成果丰硕,外贸“朋友圈”持续扩大。企业可积极拓展这些地区的市场,加强国际贸易合作,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2月9日《新闻联播》中蕴含了丰富的商业机会,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抓住机遇,实现更好发展。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