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的女红军,为了组织嫁给了苏联顾问李德,1960年唯一晋升的女大校,让其享受正师级的待遇,她就是肖月华,她的一生波澜壮阔。



为了革命

肖月华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知性善良,同时不缺失坚强与韧性,恰逢国家动荡,肖月华坚定地加入了革命的队伍。

1933年,红军面临着内忧外患,不仅有着国民党的围剿,同时还有党内路线的斗争,为了能够更好地走下去,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来到了中国,参与了红军的军事指挥。

李德是一个苏联人,因为生活习惯他需要咖啡需要雪茄也需要面包和牛奶,但是在那个资源匮乏的年代,想要这些东西需要我们从平常生活中一点一点节省。

物质上,我党绝对是给了李德最好的待遇,也是希望李德能够更好地帮助到我党,但是李德却向组织提出了一个要求,这个要求是他需要一个中国妻子。



不过因为李德的脾气古怪,又是一个外国人,这生活习惯也是与很多国人不同,导致有很多次都没有促成这段姻缘。

直到1934年,肖月华成为这次“相亲”的主角,其实刚开始肖月华很是抗拒与李德接触,因为李德不仅比自己要年长十岁,还语言不通,文化不同,脾气也大,肖月华认为与其根本相处不来。

但是肖月华在冷静下来后,认识到如果这段婚姻没有成功,那么又该如何革命,于是她选择牺牲个人意愿,去完成组织上给出的任务,嫁给了李德。

在随后的生活中,尤其是长征中李德脾气暴躁,要求苛刻,在长征途中还要求肖月华给自己烤面包,否则就要大发雷霆,这严重透支了肖月华的精神。

1937年,肖月华生下了孩子,而抗战也全面爆发,肖月华即使有着不舍,还是参与到了革命工作当中,孩子也是留在了老乡家中照料,李德之间的见面更是少之又少。



李德对此很是不满,认为肖月华应该以家庭为重,于是便时常与肖月华争吵,这触到了肖月华的逆鳞,肖月华的所有决定都是为了革命,如今竟然让自己放弃工作,这是不能再忍,于是向组织提出了离婚。

组织在了解情况后,很快就同意了肖月华的要求,在此之后肖月华才能认真地投入革命工作当中,毛主席更是表示这样的婚姻本身就是荒唐的,这也是给肖月华的革命注入了更多的动力。



甘之如饴

就这样肖月华坚持到了抗战胜利,自己也是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看到了中国胜利的曙光,但是她明白自己的使命还没有结束。

随后肖月华被安排到了湖南省进行工作,其中负责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管理交通,为了更好地工作,她担任了湖南省公路养路处副处长的职位,同时也担任了交通厅办公室主任这一职务。

虽然肖月华已经上了年纪,还身居高位,可她却一点架子都没有,在工作期间,她不搞特殊,也不坐在办公室下指令,而是选择每天都与工人待在一起,与工人们一同吃饭,住的地方也是工人住在哪里,她就住在哪里,丝毫没有领导的架子,是真正地从人民中来,又从人民中去。



肖月华的身世并不算好,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中,还是孩童的肖月华就已经被家中卖给别人家当童养媳,在这个陌生的环境她吃不饱穿不暖,却还有着做不完的家务活,直到14岁的时候被安排到袜厂工作,在这里她认识了很多与自己一样穷苦的女性,更是认识到了充满理想的革命者蔡素屏。

而肖月华也是在蔡素屏的带领下知道了革命,更是学习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知识,在16岁那一年,她终于做出了改变自己一生的决定,加入了共青团。

她的一生都在反抗,而等到自己终于看到胜利的时候,她却没有忘记自己从前的朴素,在公路局工作的时候身上穿的是旧军装,简单的布鞋,从不因为自己的职位高低而偷闲。

在当年很多工人都能够看到肖月华与工人们一同挖土,铲土,搬石头直到自己的身体已经支撑不住这样的工作量。



组织原本已经决定让她好好休息,可是肖月华在休息一段时间后,认为自己身体还能再坚持坚持,身体上的力量总是想要放在国家的建设上。

组织倍受感动,但是想到肖月华的身体问题,于是就将其安排在了文职工作,其中大部分工作都是为部队提供后勤支持。

1960年,国家决定要授予她大校军衔,同时要将肖月华晋升为当年唯一的女性大校,享受正师级别的待遇,这都是为她为国家作出的付出的一种肯定。

在退休后,肖月华便住进了广州军区安排的宿舍当中,忙碌了一生的肖月华终于能够休息休息了,可自己的骨子里却容不得懒惰。

肖月华生活作息很是规律,清晨起床后就开始整理家中,每一件衣服虽然都被洗得褪色,可却都是整整齐齐地放在衣柜当中。

肖月华是我们的革命英雄,但是却又是一个普通人,因为她有信仰,心中有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