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什么车,工具属性、寿命稳定、安全性都应该是第一位。
电车赛道中,所有的企业都在拼技术,今年更是夸张,聊的是智能驾驶辅助,但所有的电车企业以及其相关创始人,从来都不提一个点,那就是电车的寿命。
我问了DeepSeek一个问题:电车的寿命是多少?
回答是:
以循环充放电次数来计算,三元锂电池的寿命是1000-2000次,8年-10年寿命,如果是磷酸铁锂电池,充放电的循环次数是3000-5000次,大约是15年左右。
如果以里程来计算,主流的电动车可以使用15万公里以上,部分质量非常好的产品,可以跑50万公里。
在这里说的是寿命,也就是基本上电车能够使用的几乎最长时间,但寿命和最佳使用周期是有区别的。
买东西的时候,会有一个“最佳品味时间”,过了这个最佳时间虽然还可以食用,但风味会降低。
电车的重要零部件是电池包,电池包是有一个逐步衰减的过程的,一般来说5年之后的电池衰减会超过10%,8年之后的电池包衰减将会超过20%。
电池包其实衰减超过10%,“风味”就已经下降了。
一方面,电池包容量衰减10%,会大大增加用车焦虑感,继续影响长途使用能力,另一方面,伴随而来的故障率和体验感会变差,比如说那块智能触屏,反应速度会变慢,比如说充电机、空调压缩机不稳定性会增强。
很多车企都不愿意说的事实,他们在设计一台车的时候,其实只愿意为前五年负责。
设计标准、采购零部件标准、制造标准,都不会特别长,在电池包无法克服日历寿命的大环境背景下,其它核心零部件的寿命没必要设计太长的时间。
因为只要电池包衰减严重,整车就没有维护的价值,这也就是说电池包的寿命就是整车的寿命。
电车根本不怕跑,怕的是和时间对抗,目前因为电池包配方、工艺的升级,超大容量电池包满充满放可以上千次,一次循环可以跑500km完全没问题。
但问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电池内部材料的寿命会出现衰减,整个电池包的稳定性、容量会下降,这是无法避免的,已经确定的是,5年之后的电池包容量会下降10%。
第一批Model 3(参数丨图片)到现在已经出现了电池容量衰减的问题,所以说电车的最佳寿命周期其实就是5年以内。
5年以后的电车,智能车机系统体验感下滑、充电速度变慢、续航变短、电池包容量减少,而且这种衰减基本上是不可逆的,对于电车来说,想要让其恢复出厂品质,成本非常高。
基本上都只能更换零部件,不能维修。
截止到目前为止,我没有看到路面上跑太多的8年老电车,就像DeepSeek说的一样,很多电车的寿命其实就是8年,8年之后的品质已经不能应对正常出行。
一个是电池本身就在长周期下严重衰减,另一个是车企在设计电池的时候,根本不会按照更高的标准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