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积极与世界沟通合作、践行全球化理念的进程中,教育领域的合作一直作为排头兵的形象反复出现,众多如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正是其中的重要产物。除此之外,与香港特别行政区优质教育资源深入合作,建设的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也是我国教育开放的重要成果。



香港城市大学(东莞)自2024年4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设立起,就秉承港城大“教研合一”的办学理念,充分引入港城大学术标准。在全面实现“两校一质”的同时,还将“创新无限”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可以说,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与香港城市大学血脉相连、渊源深厚。据了解,当前两校正在多个领域相互支撑、深度互动。香港城市大学作为亚洲顶尖、世界知名的知名学府,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已经建立深厚发展优势。在最新发布的QS2025亚洲大学排名中,香港城市大学在984所入围大学中位列全亚洲第十,排名较去年跃升七位,位列全港第三



其中,香港城市大学在多个评审指标中表现突出,尤其是“国际教师比例”、“入境交换生比例”“外出交换生比例”三项指标中均位列亚洲第一,同时在“学术声誉”、“论文篇均引用率”以及“教员人均论文数量”均有卓越表现,“国际学生比例”分项中更是取得满分成绩

综合来看大家不难发现,无论是整体办学层次还是各项具体指标,香港城市大学都在整个亚洲范围内具备极为突出的优势。这不仅是香港城市大学自身实力的体现,更加是办好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作为内地与香港合作办学的新典范,一面全面和深度继承着港城大的优质教育资源,一面更是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实际需求,发展出了独家办学特色与突出办学优势。

众所周知,港城莞的诞生,始于国家对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高地、完善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的迫切需求。也正是在大方向的指引之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在创新人才培养方向上重点布局。

当前,港城莞正在实行更具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入学不分专业,大一学生可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四个专业中选择,各专业无名额限制,大二有两次转专业机会。对于是有意向选择该校而当下还正在纠结的考生而言,无疑是一项重要利好!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