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看英国这边的纸媒或报道,也是频繁在爆出英国大学招生的一些困局,比如裁员,关停,财政赤字等等。

而且这种困局其实核心是受限于经济能力,就整体来说,英国大学在东亚的招生任务是没毛病的,整体还上涨了16%,绝大部分主力还是咱们中国学生给力。但英国在第三大主力,非洲的尼日利亚生源出现巨大短缺,他们通胀太厉害了,很多人放弃留学,很多在读的也在退学。外加第二大生源地印度学生也因家属签证问题被劝退,英国大学在全球的招生是有缺口的。

其实今年的英国大学整体是好申的,即使qs前50的名校也在宽松。像kcl和曼大这种也是,之前拽拽的,现在也老实了。这还是中国学生没下跌的情况,如果中国学生也跟着超跌,英国大学将迎来寒冬期了,就全球生源全面下降。那时候申请难度才会下调到最低。



目前来说,英国比较不错的学校里面,申请量暴跌最多的两所英国大学如下:

No.1 cranfield,申请量下降47%

克兰菲尔德这个学校其实在英国属于比较有实力的学校,但随着版本的更替,中国学生不那么关注商学院,更在乎qs整体排名了。cranfield这个学校也和bath、Lancaster这类学校一样进入至暗时刻了。

这个学校再这么玩下去都快招生危机了,申请量下降了47%,也是没谁了。



造成这个原因的核心一是前面说的,国际生源的流失,就cranfield这种是很吸引eu生源的,但人家也不来了,申请量减少了三分之二了。非洲那边有钱的那波也不来了,印度的被劝退了。

而克兰菲尔德这个学校也很好地做到了同时劝退中国学生,排前四的主流生源都跑路了?你说怎么玩?中国学生快qs排名,而这个学校有没有本科,本身不参加qs大学排名的就像lbs一样,但它又没有lbs在全欧的号召力,只在英国本土有号召力而已。没有qs排名,等于搜索不可见。你说这样的学校,你说它好,人家都觉得你骗他。

再有就是克兰菲尔德曾经吸引学生的核心就是当地就业数据好,就留下来的希望大,机会多,学校和业界的联系密切。学校本身获得业界的捐赠多,不太靠政府拨款。属于自给自足的那种学校,所以反馈到学生方面是能给很多国际学生带来效益的。但现在的留学生都懒得去看一些背后的东西的。这个东西距离他们太远,一个回国没啥知名度的学校,就不在考虑范围内。



所以,即使这个学校很多专业都很硬核,很能打,在专业榜单都有一席之地,也没啥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全球生源不存在问题,你好我好大家好,现在经济下行。出来的人少了,大家就挑性价比高的,或综合能力强的学校去了。

像Cranfield、bath、Lancaster这类的学校注定要结束属于他们的年代了。

No.2 London City

伦敦城市这个学校今年招生也困难,坐拥伦敦地理优势一样面临招生缺口问题。在英国,能以城市命名的学校都有几把刷子的,不是罗素成员学校,一般就是核心学校,相当于国内各个省市打造的双一流大学,类似咱们的985或211体系。但伦敦城市又是不幸的,伦敦的好学校太多了,它被边缘化了。



伦敦城市大学是不争气的,因为当年UOL把学校分离的时候,它是没继承到核心资产的。好点的都被lse,ic,kcl分走了,ucl自己也保留了很大知名度。其他像qmul最起码占地面积全伦敦数一数二。其他像westminster或Goldsmith这些学校主打一个差异化收学生,而且人家规模不大。ual也有另类晋升通道。

只有伦敦城市很难受,往综合方向发展吧,又不够综合。去年把医学院拿下,但没啥大变化,排名还是很拉。现在的伦敦城市大学在英国其实是有reputation的。但出了英国,中国学生好像集体不感冒。

这个学校的牌面学院是Bayes商学院,就是曾经的卡斯商学院。今年也是很惨的,申请量迅速下滑。以前这个学校很吸引英本学生,和国内211财经或211类目学生的,甚至有同济复旦,西浦等学校的学生专门入读。毕竟人家在金融城。机会多,就业宣讲会多,大佬多。很多学生主打一个留下工作的。



但这一优势也没了,现在工签的起薪年薪要求提高了,即使留学生有折扣,也不顶用,很难达到。能达到标准的往往是那些有工作年龄的,从海外在申过来的。或一些比较顶尖的行业。但这种行业,印度人在争,本土人在争,eu也在争,哪有那么好到手。于是,在英国搞求职培训的很多机构也黄了,就没办法做了啊。很多这类机构现在都在转补课行业了。

这个学校其实现在各个学院,专业都没问题的,最核心的关键是排名不行。如果排名能做上来,伦敦城市这个学校将是kcl之下最好的接盘学校。qmul这种都可能搞不过。

这个学校商学院有bayes,专业硬核且真能学到东西。传媒类的专业也很好,尤其是新闻和媒体类。只不过新闻这个行业也是下沉的行业,也没啥用了。其实这个学校起不来,完全是八字不行。我要是这个学校的校长,就丧心病狂的去在qs充值了。先干到纽卡前面去再说,然后再把Birbeck这样的学校搞联盟。丰富下自己校区。弱势的时候,就该联合起来,把学校排名做大做强。生源什么的,不带差的。本身纳入了新的医学院了,外加商科也很核心战力,文科和传媒类更是没得说的,再开发下AI相关的专业即可。这将又是个强校啊。



总了个结:现在的英国大学就很被动,一边是节节败退的生源申请量,一边又是政策的不给力,就政府并没打算支援学校,反而想在大学生源上吸血。不是在涨签证费,就是在涨ihs费用。就开放的这个psw签证,都有计划再回撤或缩短时间的可能性。

就真不知道英国是怎么想的?核心正规留英群体他们不要,变着法的限制收割,非法的带来更多低质量人群的,他们反而每年接纳很多。就挺无语。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