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均来自视觉中国
2月10日是世界豆类日,关于豆类的各种说法非常多,比如食用杂豆饭可以控糖减重、痛风患者不能吃黄豆和相关豆制品、吃豆等于吃肉、喝豆浆等于喝牛奶等等。
这些说法靠谱吗?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主管营养师陈红。
杂豆饭作为主食能控糖减重?
除了杂粮饭,杂豆饭近来也颇受控糖、减脂人士的喜爱,在一日三餐中用杂豆饭代替大米饭、馒头等精制碳水作为主食用于控糖和减重靠谱吗?
陈红表示,杂粮饭和杂豆饭的共同特点是膳食纤维含量较大米饭更高,且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也更丰富。膳食纤维是一类不能被人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控糖减重上主要有两方面作用,一是膳食纤维的吸附作用有助于减少和延缓进食后对营养素,如葡萄糖、胆固醇等的吸收概率,达到降低摄入量的目标;另一方面,对于减重患者来说,在严格限制进食量后,由于膳食纤维在胃肠道不能被消化的特性,有助于增强饱腹感,让减重者更容易坚持。
杂豆饭相对杂粮饭蛋白质含量更高,如果要采用杂豆饭就需要确定每日总蛋白质的需求量,然后根据食物所含蛋白质来计算出摄入豆类的总量,最后分配到一日三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日豆类25g左右或采用相当量的豆类制品,比如25g大豆约等于40g豆腐丝、55g豆腐干、70g北豆腐(老豆腐)、140g南豆腐(嫩豆腐)、175g内酯豆腐等。
食用豆制品能补钙和保护血管?痛风患者不能吃?
在网上有不少关于食用豆制品能补钙和保护血管的讨论,陈红表示,发酵类豆制品对于心血管疾病病人来说并不合适,一般建议食用豆制品中的非发酵类制品。
“豆制品分非发酵制品和发酵制品。非发酵类制品有豆腐、豆干、腐竹、豆浆等,发酵制品有豆豉、豆瓣酱、腐乳等。一般建议食用非发酵制品,发酵类食品含盐量过高,对心血管疾病人群不适合。”陈红说。
在补钙和保护血管方面,豆制品类富含丰富的钙、铁、钾等矿物质,比如南豆腐的钙含量高达113mg/100g。另外,它们还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磷脂以及大豆异黄酮和大豆皂苷等植物化合物,这些营养成分具有降血脂、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对血管确实具有良好保护功能。
对于痛风患者而言,陈红介绍,干豆类属于高嘌呤食物,其嘌呤含量>150mg/100g,豆类制品属于中嘌呤食物,嘌呤含量50~150mg/100g,都不建议痛风患者食用,尤其是痛风发作期禁食。但对于缓解期,偶尔进食一次豆制品是可以的,如一个月吃1~2次,不建议经常食用。
吃豆等于吃肉,喝豆浆等于喝牛奶?
因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有种说法叫“吃豆等于吃肉”。还有人称,如果不喜欢喝牛奶,可以用豆浆代替,以补充蛋白质。这样的说法对吗?
陈红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大豆是豆类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达到35%左右,而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含量约15~20%。而且大豆蛋白质中氨基酸比值与人体需求接近,也是人体所需的优质蛋白重要来源之一。大豆蛋白中赖氨酸含量较高,与主食搭配能发挥蛋白质互补作用,有助于提高蛋白质的利用效率。
但是豆浆和牛奶是不同种类食物。豆浆中蛋白质含量与牛奶相当,易于消化吸收,其饱和脂肪酸、碳水化合物含量低于牛奶,不含胆固醇但含丰富的植物甾醇,适用于老年人及心血管疾病患者饮用,但豆浆中钙含量远低于牛奶,锌、硒、维生素A等含量也比牛奶低。可以说在营养上各有特点,两者最好经常交换食用。
除了常见的黄豆、红豆、绿豆、豌豆、黑豆外,陈红还推荐市民食用菜豆、豇豆、小扁豆、鹰嘴豆等,这些豆类可以丰富市民的选择。此外,他还特别提醒市民在烹调制作豆类时一定要煮熟煮透,“豆类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如胰蛋白酶抑制剂、植物红细胞凝集素、胀气因子等,通过加热处理即可消除,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良症状。”
上游新闻记者 何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