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是很多人热衷的美食,在一年四季,烧烤都能收获较高的人气,尤其是一些连锁烧烤店,在标准管理下,食材、佐料品质有保障,吃着更放心。像在武汉武昌区丁字桥路沿线,就有一家很有江湖气的烤肉店,名叫水浒烤肉,其规模不小,主打水浒英雄元素的就餐环境。在食材上,通过炭火烤架,秘制调料,烤出来的串串就是香。
前往水浒烤肉,走城市交通主干线武珞路。一直向东走出城方向,到丁字桥后向南转到丁字桥路上,过紫菘中南特区小区后就能看到烤肉的门店。在门店门口,也有公共交通,公交小巴15路、59路、320路、569路、587路、电4路、电8路,在丁字桥路文安街下即是。以此为中心,历来是城市传统老城区之一,商业体丰富,生活小区多,居住人口密集,哪怕是很小的临街商铺,也能开出连锁店门,何况水浒烤肉的装饰偏复古风,相当醒目。
走到水浒烤肉大门前,是一栋很显眼的古典阁楼样式府邸。木质建筑的门窗,黑瓦门头,吊着门楣,挂了灯笼,毫无违和感。门头中间有牌匾,上书“水浒烤肉”,前面点缀了一个估计是连锁品牌的logo,贴了春联,门开着,有门槛,一股复古气息。在大门口,还放了一只老虎模型,《水浒传》里称之为“吊睛白额大虫”,与之关联的故事章节有“武松打虎”“李逵打虎”等。当然,再联想下,这等打虎英雄行动前,必然会有好酒好肉吃着,自然能和烤肉店联系在一起。
进到水浒烤肉店里面,依旧还是遍布阁楼风格。一是建筑层高有限,带了很多棱角、圆柱与油漆盆子,应该是纯粹的点缀作用。二是室内的光线并不亮堂,营造出幽静的氛围。三是天花板处,横切着固定了木梁,油漆打得很厚,清扫十分到位。另外,室内一样装扮了很多水浒英雄的介绍,比如108好汉的事迹、宣传画,经典的“三碗不过岗”招牌,还有几首宋江题写的诗句,古色古香。
到座位上,点菜单,服务员很快端上来烧烤架和食材,因为是自助烤肉,上菜的速度快。落座的桌子很大,上面放了烧烤炉子、吊着油烟排气管,炭火的盆子摆放好,炉子打开,一下子觉得暖和不少。食材摆开,佐料摊开,自行调制,一排沾好的料子叠放好,等于就能开烤。主食材以肉为准,还有各类蔬菜,腌制的料盘看着很新鲜,还有赠送的水果,先吃一会儿暖暖胃。
与其它烤肉店不同,水浒烤肉的烧烤等于是自助式。直接拿金属签子,架在炭火上,连烤盘都没有铺,这种烤制的方式,就是传统的围着火炉吃肉的状态。再者,这些肉串用的是清一色的金属签子,导热速度还很快,于是大家纷纷取出餐巾纸穿在一边,继续隔着火盆烤制。拿着手酸,再用签子顶着排气管,过一会儿翻一个面;翻完了接着拿刷子刷上料汁,沾好孜然粉、辣椒面,反复撒上几层,看着串串被料盘掩盖,很快就冒出呲呲的声音。
烧烤的话,过程慢,节奏慢,而烤肉的香味呼之欲出。烤了大概十分钟,几串肉串差不多有五六分熟,表层铺着料汁,弥散着麻辣的味道,而肉串本身还夹带着焦黄。反复再加热几分钟,拿筷子夹着,推到碗里,肉串很有弹性,沾着浆料,重口味的美食,搭配饮品,吃着满口留香。肉串烤制,一边吃一边接力烧烤,忙的有条不紊。
在水浒烤肉里,主打确实是肉类食材,牛肉片、羊肉卷、五花肉,还有传统的排骨等,经过简单腌制,再慢慢加热,不断添加佐料,刷好油脂,烤制的味道逐步沉淀,变成炭火中升华的美味。吃烧烤,尤其是冬天,必然要再加一点饮品,热饮的话更适口。(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