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落架的凤凰不如鸡”?溥仪曾经是中国最有权势的人物,但清朝倒台,王朝不在,所谓“末代皇帝”的头衔也就一文不值了。
唐德刚的《张学良口述历史》中,曾记载过张学良指着溥仪鼻子怒骂他的故事。
据张学良回忆,当时溥仪已经下台,但还是喜欢摆皇帝老爷的那套架子,张学良对此非常看不惯。
有一次,溥仪见到张学良,问了他一些军队的事情。
张学良当时就火冒三丈,说:“你打听那个干什么?与你有什么关系?我说你呀,好好地做一个平民。你要称着你的身份,真正做个平民,把你皇帝老爷那套都摆掉……”
说道激动处,张学良怒骂道:“你要再这样啊,早晚把你脑瓜子拔掉!”
当时的溥仪也就二十来岁,血气方刚,刚刚下台,满心不服,一意图谋复辟大位。张学良大他5岁,建议他不要作这些非分之想,不如趁着年轻,去南开大学念念书(当时溥仪在天津生活);如果南开不方便,也可以去美国留学。
但是,这时的溥仪已经鬼迷心窍,根本听不进张学良的劝谏。自张勋复辟失败后,溥仪意识到军权才是最重要的,于是四处寻找军事靠山,但张学良在东北地位稳固,根本无需要一个溥仪做“太上皇”自寻烦恼,完全不买溥仪的仗。
1928年6月的皇姑屯事件后,溥仪的弟弟溥杰从日本回国,带回了一个消息:日本军方对张学良非常不满,准备在东北发动行动,到时候希望溥仪接管东北的政权。
同年11月2日,溥仪见到了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他向溥仪开出了丰厚的加码。野心勃勃的青年溥仪听后立刻飘飘然了。
4天之后,即11月6日,得知消息的张学良就给溥仪所在在张园送了一筐水果,溥仪的随从检查后,在其中发现了2枚明晃晃的炸弹。
这是张学良对溥仪的严厉警告,警告他不要和日本人勾结,不要串通外人染指东北。但是,张学良的此举不但没能让溥仪悬崖勒马,反而让他因为恐惧害怕,加快了投奔日本人的步伐。
一年后,张学良再次托溥杰转告溥仪:要警惕日本人,他们歹毒异常,要尽早和他们摆脱关系。
不过,这些建议都被急于登上大位的溥仪当成了耳旁风。1932年3月,溥仪宣布就任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他正式登基,成为日本人的傀儡“康德皇帝”。
在日本人的手下,溥仪一点没有皇帝的尊严,处处受到压制和欺凌。1945年8月,他被苏联红军伞兵逮捕,作为头号战犯押解入狱,并在1950年8月被引渡回国。
经过9年的劳动和思想改造,1959年12月,溥仪作为首批被特赦的战争罪犯被释放,后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当植物护理员和售票员。
至此,溥仪才真正过上了张学良当初所说的“平民生活”。
兜兜转转一大圈,最后发现张学良当初说的果然是对的,这真是令人感慨唏嘘。
晚年回顾张学良和自己的冲突时,溥仪说道:“当时我千方百计为恢复清王朝而努力,对张少帅的忠言根本听不进去,这真是一桩终生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