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爷,麻烦右上角点击一下,精彩内容不错过,方便随时查看。
文|面包夹知识
编辑|面包夹知识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
前言
当年分土地,靠着大路的地,来来往往的车多,肯定影响收成,所以这块地就没人赖要。
可是没人要能怎么办呢,村委里决定进行抓阄分地,谁家抽中了靠路边的地就让谁家种。我爹手气不好,渠道就抓到这块地,旁边还有人幸灾乐祸。
“哎呦幸亏不是我家抓到这块地,要不我非得耍赖重新抓一次。”
“我也是,幸亏我今天手气好,抓到里面的肥土,抓到不长庄稼的地怎么养活一家人?”
“老卢家可怜喽,这块地是大了点,但就怕种不出多少粮食啊。”
01
当年村里分土地,按理说是根据人口来分,我们村每人能分到一亩多的地。
但有一块靠着大路的地,车来车往,尘土飞扬,大家都觉得种在这儿肯定收成不好,谁都不想要。
村委见没人愿意主动认领,便决定抓阄,谁抽中了就归谁家种。
抓阄那天很热闹,村里的男人站在一排开始抓阄,周围好些看热闹的妇女孩子。
那天,全村的男人都聚在村委会院子里,炙热的阳光烤得人头皮发麻,村长端着一个布袋,里面装着写着地块编号的小纸条,每个家派一个代表上去抓阄。
“好了,各家按顺序来。”村长挥了挥手,站在最前面的张老头第一个伸手进去。
捏出一张纸条,展开后一看,顿时松了口气:“好啊好啊,离水渠近,能种好庄稼。”
接下来的几户人家陆续抽签,有的喜形于色,有的愁眉不展,等轮到我爹抓阄时,我们一家人在一旁看着大气都不敢出。
我爹抬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小心翼翼地将手伸进布袋里,指尖在一堆纸条里摸索了一会儿,最终捏起一张,慢慢地抽出来。
他展开一看,脸一下子垮了下来。“是路边那块!”有人喊道。
村里人先是一愣,然后纷纷低声议论,有的拍着我爹的肩膀叹气:“这运气可真是……唉。”
我爹长长地叹了口气,回家后坐在门槛上发呆,但是事情已经成了定局,我爹娘都是老实人,自然没有去村委里闹。
02
我娘那些天里总是愁眉不展,家里孩子多,种这样的地,未来能不能吃上饭还另说呢。但既然村里决定了,也没有反悔的余地。
唯一的好处是,村里量地的时候觉得这块地难种,便额外多划给了我们家几分。父母老老实实地接受了命运,埋头种了起来。
最开始的几年,情况确实不妙,春天种下去的庄稼,总是因为大路上的车扬起的尘土覆盖了叶片,长得又慢又瘦弱。
夏天雨水一大,路边的排水沟不畅,地里的泥水积得深,庄稼被泡了不少。
每当看着其他村民家的田地绿油油,而自家的地却总是一片黄焦焦的,父亲就咬着牙,不吭声,拿着锄头一遍遍地翻土,试图改善土质。
母亲更是心疼,晚上常常念叨:“这地要是能换就好了,咱们家几个孩子,吃的可全指着它呢。”
为了让庄稼能长得更好,能多点收成,父母绞尽脑汁,每个季节都在地里下足功夫。
春天,父亲在田间搭了个简易的棚子,专门用来挡住路上的灰尘,每天清晨,母亲都会用井水浇灌,让土地保持湿润。
为了防止夏天的雨水冲刷,父亲自己买了几袋沙子,在地的四周筑起了小土坝,可是无论怎么努力,这块地的产量依旧上不去。
每年秋收,村里其他人家都能收满满一仓的粮食,而我们家只能堆出一小堆,父亲看着那些干瘪的玉米棒,眼里满是苦涩。
还好这块地因为位置不好,量地的时候给多量了几分,所以面积算是比一般地大,每年也勉强够一家人吃喝。
我和姐姐弟弟每次到地头送东西,看着稀少的豆苗、焦黄的黄瓜藤,我们也总是唉声叹气。
我爹娘已经尽力挽救这块地,刚开始每到播种之前都施肥,每次买化肥都比别人多买几袋,可是这地还是长不出好东西。
后来我们家就改变了,不去试图改变土地,而是尽量种产量高的东西,土豆、红薯,啥东西结的多我们家就种啥。
谁都没想到,情况在十几年后发生了惊天逆转。
03
当初那条尘土飞扬的大路,慢慢地被村里重修,铺上了水泥,不久之后,县里决定在这条大路边搞开发,周围一圈的地全都盖起了房子。
村里人这时才意识到,原来最不被看好的地,如今成了最值钱的地。
我们家人口多,当年分的地最多,占地面积广,正好被纳入开发规划,县里出钱征用了这片地,而我们家则因此得到了一大笔补偿款。
消息传开后,村里人纷纷感慨:“当年谁都嫌弃的地,现在倒成了最值钱的地,你们家可赚大了!”
父亲听到这些话,只是笑笑,回头看着母亲:“谁能想到呢?”
母亲也感慨万分,当年愁眉苦脸种地的日子仿佛还在眼前,而如今,我们家却因为这块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村里不少人后悔当初没要那块地。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那块地以前白给都没人要,如今怎么成黄金地皮了!”
“老卢家种了这么多年烂地,如今也是享福了。”
“当时抓阄咱都说那是是废物土地,现在可不是成宝贝了么。”
如今,父母早已不再务农,而我们家也成了村里人羡慕的对象。
每次回到老家,看到那条繁华的大路,心里总会感慨万分——当年父母眼里的“灾难”,如今成了我们家的幸运。
有时候,命运就是这样,它给你一颗苦果,但只要坚持,总有一天它会变成最甜的糖。
本文声明:本文为短篇小说,内容纯属虚构,请理性观看。配图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