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正值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中午11时30分许,长沙南站16站台发生惊险一幕: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性旅客在排队登车时突然晕倒在地,失去意识。患者被春运医疗队执勤医生抢救醒来后,第一句话便是要赶高铁去上班,并表示暂不考虑去医院。

中国人的春节,就是潮去潮来,即春节前集体回乡,春节后扎堆返城。由于正月初八统一上班,绝大多数人都赶在上班前返城。上述男性旅客是返城大军中的一员,但其返城之旅既不幸——突然发生晕倒,又很幸运——被春运医疗队及时实施生命救援。我们应为春运医疗保障工作点赞。

该男性旅客被救后,醒来的第一句话,多少让人有些意外。按说,一个人被抢救醒来后第一反应是,“刚才我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眼前一黑”……然而,该男性旅客醒来第一句话却是要赶高铁去上班。这种将上班置于个人健康之上的第一反应,蕴含着耐人寻味的心情,不免让人泪目。

从其第一句话来看,这是个自律性较强的上班族,究竟是单位负责人还是打工人,不得而知。但一醒来就说要上班,折射出工作在其心中的份量有多重。如此自律又重视工作的员工,是用人单位之幸。如果用人单位的每个员工都如此看待工作,这样的职工队伍在工作方面无疑有战斗力。

但这句话中是否也有些无奈?即必须按时上班,不能迟到或旷工。在如今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压力增大的背景下,不少“打工人”为了保住“饭碗”,对待工作不能有丝毫马虎,不仅要保质保量完成本职工作,而且即便身体不适,也会“轻伤不下火线”,至于按时上班更不打任何折扣。

也就是说,该男性旅客醒来后第一反应是赶高铁去上班,多少折射出“打工人”的无奈和不易,为了工作为了生计,可以放下包括个人健康内在的很多东西。因为失去一份工作很容易,而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那么最牵挂的就是工作,无论是急于返城还是无视健康,都是因为工作。

工作的确是一个人赖以生存发展的根本,有工作就有稳定收入,生活就有保障。但如果因为上班迟到或矿工而失去工作,生活将会面临压力和危机。希望“打工人”的压力感、危机感被更多人看到和体恤,从而尽可能为“打工人”创造相对宽松、安全的工作环境,避免因工作而损害健康。

作为“打工人”重视工作没有错,但不应该将工作置于生命健康之上。因为生命健康高于一切,失去一份工作还可以再找,但某些涉及生命健康的损失却是无法挽回的,只有懂得孰轻孰重,自己爱惜自己,身体才能成为成就一切的“本钱”。如果将工作置于一切之上,则有些本末倒置。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该男性旅客一醒来就说要上班,但现场医生耐心分析了病情,最终还是说服其前往医院进一步就诊,这说明其还是明智的、听劝的。其实,只要该旅客提供医院诊断证明,其用人单位应该会批假,完全没有必要冒着生命健康风险赶去上班。这种常识也需要广泛普及。

简言之,由于节后上班迟到或旷工,轻则会被单位考勤制度处罚,重则会失去工作机会,节后返城人群就不得不抓紧赶路,而赶路途中就会发生某些危险的故事。对此,我们要警惕“上班焦虑症”占据上风。

◎为正义“说话”,为公平“代言”,若喜欢本账号文章,请订阅并批评指正◎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